苦中作乐是人的本性。
即便是身处艰难的岁月,还是会常常回忆起以前更加艰难的日子,给现在奋发向前注以巨大的勇气。
当被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压得难以呼吸,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会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就好了。
以更加悲惨的经历来给当下的自己疗伤,同时又抱有对未来的无限美好希望,是支撑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走出困境的朴素动力。
茶岭人一代传承着一代,在茶余饭后,年长的人总喜欢一边回忆着过去一边对周围的孩子们说:在往日,要比现在苦得多哩。
是的,每一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幸福。
不管这是不是事实,至少每一个茶岭人都坚信。
茶岭人很少有走出大山的,他们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越是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越是觉得外的世界多姿多彩,富饶美丽,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共产主义了。
老百姓这么觉得,也是有他站得住脚的理由的,你没见那一零五国道上的车子一年比一年多了吗?
汽车可是把茶岭人全卖了也买不起的大件。
所以这些年长的老人们在感叹完过去和当下的时候,又会补充上一句:你们这些孩子啊,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到大城市去,那里有花不完的钱和吃不完的肉。
听完这句话,孩子们知道谈天说地的时间结束了,该躲到房间里写作业了。
孩子们对钱没有什么感觉,他们对肉感兴趣,还有那藏在城市的最深处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大学”。
“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
这句话是节日最完美的祝福语,每一个孩子都听的腻得不能再腻了,可是这书本上的字咋看还是那几个字,到底要怎么看才能让“大学”从书本里走出来呢?
丫头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聆听老人们关于这方面的教诲。
丫头问杨根月,什么是大学,爸爸有没有上过大学。
杨根月被问倒了,她也不知道许清山到底是上没上过大学,她只知道许清山告诉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那几年读的学校是高中。
一致以来她对这个问题都没怎么在意,现在被孩子问起来,她才认真思考,可是她越是思考就越是迷糊。
这高中是不是就是大学呢?
听他们说大学都在城市里面,山哥念书的时候没有出过门,应该是没有上过大学的,可是他说自己成绩很厉害,很厉害为什么不去上大学?
要是山哥这么厉害的人都上不了大学,那上大学的人得要多厉害才行啊!
杨根月看了看丫头,丫头能成吗?一切还是要看命运吧!
大学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有人中龙凤才能得到,但是没有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梦想要往不着边际处想,现实要用脚踏实地去过。
“妈妈,等爸爸回来了,让他教我读书上大学,好不好?”
“好,只是读书要吃苦,你怕吃苦吗?”
“我不怕。”
“我的丫头真乖。”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快了吧,你爸爸上次来信说要退伍了。”
“什么是退伍?”
“退伍就是当兵结束了。”
“爸爸为什么要去当兵?”
“当兵是你爸爸的梦想,就像你的梦想是上大学一样。”
“实现梦想就是要离开妈妈吗?那我不要上大学了。”
“傻孩子,等你长大了上大学了,学了本事,可以把妈妈带着啊!”
“那为什么爸爸当兵不带着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