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背着手:
“我看不像,晋绥军就是再小心思,也不会做的这么明显。我和王苏墨同志聊一聊,看看能不能有答案。”
王苏墨为此看了一遍正版《亮剑》,才发现一丝端倪:
“领导,这个时候国际上已经有了无线电侦测设备。他们根据无线电信号的强弱和密集情况来判断无限电台的方位。
现在这种设备还十分简陋,需要车载和长期侦测才能大致判断出方位。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侦测将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准确。
领导,现在有钱了,有没有什么想买的?”
副总指挥眼前一亮:
“你是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
“我发现市面上有一种无缝钢管,这种钢管的管壁比较厚,主要是用于高压锅炉管道。这种管道压力很大,所以我怀疑,这种管道可以用来制造迫击炮。
另外,我还在联系无缝钢管的生产线。”
王苏墨说完,副总指挥来了兴趣:
“钢管口径有多大的?”
“可以定制,就是你们需要多大尺寸,他就可以生产多大尺寸。不过量不能太少,且量越大,单价越便宜。”
副总指挥和副总参谋长商量了一下,才回复说:
“那就先来一批82毫米内径的无缝钢管,这个型号炮弹我们有现成的,可以直接测试钢管的性能。
至于生产无缝钢管的设备暂时只能算了,现在根据地兵工厂电力紧张。就算有设备,也运行不起来。”
王苏墨比较无奈:
“这就是没有大后方的弊端,根据地里建设发电厂,那一定逃不过小鬼子飞机的轰炸。
不过有很多东西,八路军不用自己生产。你们将图纸给我,只要看上去不是和军工有关的,我都能找到厂家直接加工。”
传输图纸的方法很简单,之前的技术资料也是这么传输的。八路军工程师将资料放在前面,王苏墨直接截屏。
接下来几天,王苏墨开始帮助八路军兵工厂生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