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每天往返上溪村,要建村学的消息他自然也都知道了。
听见的时候只觉不可思议。
要建村学啊,那起码得有许多人家能掏出钱来去读吧,真是有钱了,更加比不上咯。
那天秦叔回到家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件事,自己儿子也是搭着家里的牛车来回的,在上溪村干了那么久,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老大,你爹说得这是真的?”
被叫老大的人光顾着吃饭,听见也只是点点头,好半晌才从碗里抬起头。
“真的,都建了大半个月了,之前咱们外村没事也不会跑人家那边去,是这几天才传开的。”
一家人都很吃惊,家里几个孩子和兄妹都在问来问去。
只不过秦大平时除了干活就是吃饭,对别的事情提不上心,一问就是三不知。
“上溪村这是发达了啊。”他媳妇儿感叹道。
连婆婆也说:“有那小掌柜在发达都是早晚的事儿。
不过咱们家现在日子也不算差,他爹和老大都能每天都能赚个三四十文钱可比以前好不少。”
秦叔也说:“以往都是大家一起穷,现在整个镇子恐怕都赶不上上溪村咯。”
他们家就住在最远的赵家沟,在这村里吧也说不上穷,毕竟比自己穷的大有人在。
但家中人口多,一人一口吃得还是吃不饱。
这离得远吧就是这点不好,出去找活干也抢不过近的几个村子,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他家倒还好,自己年轻时候偷摸着学了点手艺,会点豆腐,家里偶尔做点豆腐会跟村里人换,闲暇时就几个人提着去镇上,早出晚归也能得一些钱,日子过得比其他人好多了。
这些年下来家里省吃俭用倒是省下了一笔小钱。
就在去年,那上溪村招人开荒挖树,招的全是外村人这才被从镇上回来的他捡到了机会,这大概是他一次赚得最多的一笔钱。
那时候他就在打听消息,看到上溪村人好像都在鱼丸厂干活,他就在心里笃定以后有机会赚点钱了。
只是那时候他想的是不用走去镇上,可以直接去上溪村卖豆腐。
哪想到这想法在现在看来属实有点没出息。
等到上溪村那边招工的消息一出来,他就赶紧让自己几个儿子都去试一下。
有他这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好多人家家里来了几个人。
那时还想不会自己家一个都不能选上吧。
好在那些给面试的女娃娃们好像知道这样的事,一家就要了一个人。
“面试”这个词秦叔活到这么大也是第一次听,初始还不知道是啥意思,所有人排着队等进去面试的时候有人跟他说是就问几个问题。
就连着他也紧张了好久,实在是他们给出得条件实在不错。
有二十文一天啊!
那天三个兄弟依次进去依次出来。
得知老大被选中后,一家子心情都很高兴。
初始他还担心老二老三会因为没选上而自己而恨他们大哥,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那两个小的只和他说。
“大哥已经成家了,他去也最合适不过了。”
“对呀,爹,大哥还有孩子要养呢,我和二哥还早呢,我们也可以留在家继续磨豆腐。”
两个孩子很懂事,让家里其他人也放下了心。
老大也因此松了口气,之前他也担心会因为这件事和弟弟们关系疏远。
自从他去做工,家里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事情干。
他爹自他去做工后没几天就跟家里商讨,把自己想买头牛的事情说了出来。
要买牛不是小事,就算他是一家之主也不能瞒着大家就买了。
那天家里人都坐在饭桌上听着他说话。
“我知道买牛对咱们加来说负担太重,这件事大家都听一听,听完之后在表个态,你们不愿意那就不买了,愿意的话,咱也别磨叽,我马上就找人看看牲畜。”
其他人顿时严肃起来,仔细听着他发言。
“老大现在在上溪村做工,咱们住在赵家沟里,离得是最远的,光是走过去就要耗费不少精力,更别说老大还要起个大早,老大是这样,村里其他人肯定也是这样。”
“我也知道了一些,这上溪村的小掌柜是个有本事的人,在县城立足了,说明老大这活是个长久的,买了这头牛呢,我就驾着牛车做做接送的活,准时准点地来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