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函谷关还有数十里的地方,李辰逸让部队停下来休息调整。他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敌情,同时与沈倦商议战略。
“王爷,据我所知,函谷关地形复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伏。”沈倦指着地图说道。
李辰逸点点头,“嗯,你说得不错。但敌人数量众多,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正当他们讨论之际,斥候回报说发现了北越的先锋部队。
“来得正好!“李辰逸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之色。他转身对身后的众将下令道:“传我军令,全军立刻隐匿踪迹,不得发出半点声响,待敌军逼近时,听我号令,再一举杀出,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随着李辰逸一声令下,原本严阵以待的大军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消失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士兵们纷纷藏身于草丛、树林之中,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此时此刻,整个战场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只有微风轻轻拂过草丛的沙沙声,以及远处传来的敌军行军的脚步声。李辰逸站在高处,密切注视着敌军的动向,心中暗自盘算着最佳的出击时机。他深知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只有让敌军毫无防备地进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才能取得最大的胜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敌军的先头部队越来越近。李辰逸紧握手中的长枪,眼神坚定而冷酷。当敌军完全进入埋伏圈后,他高举长枪,用力一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刹那间,喊杀声四起,李辰逸率领着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敌军被杀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李辰逸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手中长剑如闪电般挥舞,每一剑都带着凌厉的剑气,瞬间将数名敌人斩于剑下!他的眼神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敌人被他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向后退缩,但李辰逸毫不畏惧,继续向前冲锋陷阵。他的身影如同战神一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无人能挡!
就在此时,敌方军队中猛然冲出一员猛将!只见此人身披重甲,胯下一匹雄健战马如蛟龙出海般疾驰而来。待到近处定睛观瞧,但见来者满脸络腮胡,根根如钢针般倒立,一双铜铃大眼中闪烁着凶狠光芒,宛若猛虎下山、饿狼扑食一般紧紧锁定住了李辰逸!
面对如此强敌,李辰逸不仅毫无惧色,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轻笑。紧接着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挥舞手中长剑朝着敌将直直冲去!刹那间,只听得“铛”地一声巨响传来——原来是两人兵器相交所发出之声!这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就连周围士兵们也都不禁为之侧目!
正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北越的增援大军如潮水般涌来。然而,李辰逸与敌将之间的战斗却愈发激烈,仿佛时间都为之凝滞。他们的剑影交错,拳风呼啸,每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杀意。
一旁观战的沈倦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此下去局势必将对己方不利。于是,他振臂高呼:“兄弟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今日一战,关乎生死存亡!让我们齐心协力,共抗强敌!”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划破长空,激荡在每个士兵的心头。众人纷纷受到鼓舞,士气大振。
在沈倦的激励下,士兵们也纷纷奋起反抗,他们跟随着沈倦的步伐,与敌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些士兵们心中原本压抑着无尽的愤怒和仇恨,此刻终于得到了释放。他们尽情地发泄着自己的情绪,用手中的武器狠狠地攻击着敌人,将内心的怒火全部倾注到这场战斗之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北越士兵终于被全部歼灭。李辰逸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终成功地将敌将斩杀于马下。他擦去脸上的血迹,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喊道:“来人!迅速统计一下战损情况,其余人暂且原地休整。”
话音刚落,李辰逸翻身下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沈倦。站定后,他竟然双膝跪地,低头抱拳,诚恳地说道:“此次战役能够大获全胜,全赖有你啊!”沈倦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伸手将李辰逸扶起,劝慰道:“王爷言重了!你我共同上阵杀敌,何须如此多礼?”
报——!王爷,一名士兵来报:此次战役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敌军伤亡人数高达七千之众!而我方亦有不小折损,其中精骑阵亡一千五百余人,另有两千将士身负重伤……李辰逸面色凝重地听着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缓缓叹了口气:“统计死伤之人的性名,抚恤其家属。”
沈倦此时也在想这场战争究竟还要持续多久?他不禁想起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