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投名状当兄弟。
我们才敢跟着你操刀子去玩命打太平军。
整个故事,庞青云就是起于中下层,拼命想上岸,比如最后被封为两江总督。
这是开篇一个率领一个营1600兄弟血战太平军的中下层军官。
最大的上岸。
然后赴任前,清廷要他杀赵二虎,遏制军阀苗头。
太平天国起义十几年,镇压最狠的是湘军,在太平接近覆灭期,湘军有点尾大不掉。
赵二虎跟着庞青云征战各地时,明确有过哗变。
想带人回家的行为,还有不听政令私发军饷行为。
被上面质疑这是你庞青云的兵,还是赵二虎的。
庞青云哭着杀赵二虎。
这是他上岸为两江总督,要遵循上面指定的规则玩,不敢在1864年违抗上命。
但赵二虎从结拜好兄弟,走到在庞青云这大哥眼中的取死行为?
其实他不是傻子,这是赵二虎的我能走到对岸吗?他的对岸不是当大官。
是带着一批批跟着他从军的前土匪、现乡党绿营兵活下去。
从第一次匪化兵,到打下南都,赵二虎的乡党老乡死的可太多了。
不管某次哗变想带大批人离开,还是发军饷。`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赵二虎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开路的。
他一辈子玩命,最大目的是为了战争结束后,带着一个个活着的,死掉的老乡回家,过上有饭吃的日子,而已。
死去的,也要带着骨灰或抚恤金回家给他们亲人。
大家玩命打仗,一个个顶着太平军的火绳枪阵冲锋。
不就是死了也要为家人拼一份抚恤金?
一路战争,老大庞、老二赵、老三姜。
三兄弟的兵一次次玩命冲锋,攻城。
后面的八旗兵是顺势抢钱、抢粮、抢女人。
你们卖命我们坐享成果。
三兄弟里,姜午阳的“对岸”就是自从缴纳投名状开始。
三兄弟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姜午阳觉得大哥是对的时,不惜和赵二虎决裂。
下令屠杀投降的太平军。
当庞青云不敢违抗清廷命令,杀赵二虎后。
姜午阳就玩命刺杀庞青云。
最终他远不是庞青云对手,但老庞背后阁楼上有火枪兵偷鸡。
造成了在庞青云走向两江总督就任典礼上,兵将们鸣礼炮助威时。
庞青云表面上死于姜午阳的刺刀杀。
实际死于鸣礼炮时火绳枪暗杀。
然后姜午阳因为刺杀大员,被凌迟处死当权谋争斗里背锅侠。
不管是以导演、演员还是观众角度出发。
老李都发现陈可欣送来的剧本,挺完整,就是优良级大片。
战争、权谋再到兄弟义气。
包括赵二虎的媳妇,第一次见面就出轨睡了庞青云的剧情。
赵二虎没正式认识庞青云时,就被老庞绿了。三兄弟结义期间,打仗镇压太平起义时期,依旧被绿过。
包括打下南都,太平军没了。
庞青云还在和赵二虎媳妇私会,这私会还被姜午阳目睹了。
所以当姜午阳得知庞青云要杀赵二虎?
奇葩的以为是因为嫂子,才导致大哥要杀二哥。
大哥你先别动手,等等我,我去去就回。
等他杀了二嫂或大嫂,发现赵二虎还是死了。
才彻底实锤自己的“对岸”梦碎了,再也没有了,刺杀庞青云。
从头到尾,庞青云一直是中下层军官,为了平叛打仗向上爬。
他最高光是拜见慈禧时,开口请太后免去两江三年赋税。
初期的庞青云“对岸”就是从中下层上岸,洗去乱世棋子的身份,化为执棋人。
他理想是这个过程可以死很多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我上岸了,可以为百姓请命,比如免除赋税休养生息。
让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战争区饱受苦难的百姓,有机会养养。
他也是那么做的。
但请命了,无数朝臣都听着看着,慈禧允许了这请命。
转头在赴任大典上,姜午阳各种玩命都被庞青云轻松打败,单手吊打他。
后方不远处火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