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里有灵魂吗
和镇上的大人话不投机,他就和小孩耍。
关工不仅会做偶,还会控偶。
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时候,他在自家大堂里搭了个约五掌宽的木台子,免费表演偶戏。
每周末下午三点左右,孩子们抱着凳子来这里。
关工的老婆刘氏会在旁边放些小零嘴,有时候是红薯干,有时候是冬瓜糖。
台侧摆了个和关工一样年纪大却硬朗的床头扇,还没成人膝盖高,开关键要用力才能按下去,“哒”一声开始缓慢左右摇头呼风,“咕隆咕隆”作响,像有人拿钢丝球在猛搓扇筐的锈斑。
关工就在“咕隆”声里,提手操控牵丝。
当时牛郎织女,白蛇传最热门,关工不表演这些,他说讲的人太多了,我们的历史如此渊长,可以拿出手的故事多如牛毛,值得流传下去的数不胜数。
他用偶人给我们表演爱情以外的故事,例如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成语的典故,或者是一些志怪传说。
台上的偶动作丝滑,无论甩袖低眉丶掩嘴嗔笑丶暴起搏击何种动作,无论喜悲狂羞丶惊怒恐怜何种情绪,皆活灵活现,仿若故事里的人真的活了过来。
配上关工的讲述,着实精彩有趣,绘声绘色的,台下小孩看得眼珠子不带转。
一直看到下午五点半左右,家长从河边回来,被拉回家吃晚饭才作罢。
关工讲过一个修月亮的故事,我至今还记得。
讲的是大和年间,名人郑仁本有个表弟无名氏,某天兴致勃勃和王秀才游嵩山,攀藤过小溪,越走越幽深,果不其然,两人迷路了。
找路找到天黑,连自己现在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正烦呢,突然听见草丛中传来鼾睡声,于是砍掉碍眼的草木,偷偷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定睛一看,是个白衣男子在打鼾,枕着幞巾睡熟了。
他身上衣服实在是太洁白惹眼,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两人又找不到其他人,于是朝他喊:“我们不小心在这条小径迷路了,公子知道官道往哪个方向吗?”
那个人擡头看了他们一眼,一言不发,倒头继续睡。
两人不甘心,继续呼喊,男人被吵得没办法,坐起来,看向他们道:“过来。”
二人对视,然后一起朝他走近。
先是客套问了一句:“公子何方人氏呀?”
那人神秘笑道:“公子知道月亮是七宝合成的吗?”
“月亮看起来像圆丸,它之所以那么亮,是因为太阳照在凸起的地方。”
“其实月亮凹凸不平,并没有那么光滑。上面住有八万二千个人,都是为了修月亮,我就是其中一个。”
两人半信半疑,会有这么神奇的事吗?
男人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于是摊开幞巾,里面竟然真有斧头和凿子等修月亮的工具!
另外还有饭两包,饭粒剔透不像俗物,温热飘香。
男人见他们迷路这么久也该饿了,于是好心把饭送给他们,说:“我们也算有缘,这是玉屑饭,吃这个虽然不至于增长寿命,但可以保证你们以后不生病。”
然后站起来给两个人指了一条路:“你们顺着这条路直走,没多久就能看见官道啦。”
话落,男人已经消失不见。
两人啧啧称奇。
吃了玉屑饭,顺着男人指的方向走,他们果然找到了官道。
又过了几十年,两人直至去世,竟然真的从未生病,喜葬。
“月亮真的凹凸不平吗?月亮上是什么样子?”
“真的有修月亮的人?”
小孩子问起来滔滔不绝,追根刨底。
关工把偶一收,笑道:“我说了不算嘞,你们自己想想?”
二妞揪着手指:“那不知道怎么办?”
“没关系,所有事物都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先有不知道,才有知道。”
小胖墩用红薯干磨牙,含糊道:“不懂,那怎么知道答案呢?”
“保持好奇心,总能找到答案的。”关工说。
“那他们知道吗?”女孩指指台上偶站过的位置,说话时头顶三个辫子一晃一晃的。
关工答不上来,模棱两可道:“也许呢?”
女孩不服:“爷爷你不是说他们身上有文化吗?有文化还不知道吗?”
知道女孩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