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州军方面,韦鹤被封为桂州王,韦刀被封为田州王。这叔侄俩倒是与众不同,没有因为朝廷的封赏而互生嫌隙,反倒是愈发团结一心。
一日,在桂州王府中,韦鹤与韦刀正在商议军事。
韦鹤目光坚定,看着韦刀说道:“侄儿,此次东吴求助,我们出兵相助,定要打出我们桂州军的威风。”
韦刀拱手回应:“叔父放心,侄儿定当全力以赴。只是这战局多变,还需小心谨慎。”
韦鹤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不过我们桂州军向来勇猛,不必惧怕。”
于是,于三月,他们毅然出兵协助东吴孙艺攻打广海郡。
而在另一边,孙澈则早早地回了江东,为应对朝廷两淮官兵可能的打压做着充分准备。
朝廷这边,一心只为平叛,一时间竟忽略了其他地方州府大都督的心思。
两淮地区,李绩这位三十年前率军平定燕王王莽五年之乱的战绩,那是85 场无一败绩。就在上个月,他仍然把如今的燕王打得直接龟缩于沧州之地,主动让出幽州城于辽东军。
王帅主动让开幽州城给公孙衍,李绩与幽州的李建之子顺利会兵。只可惜,就在这关键时刻,李绩被调回了朝廷。即便如此,如今身处淮北之地的李绩,依旧对燕军的淄州形成了巨大的威慑,但是浑河北岸的幽州境内,仍然兵风正盛。幽州被围燕军的五万大军围住了一个月。八万百姓契机逃离城池,被守将斩首震慑。
在夜郎之地,熊氏的熊匣子于黔州自立为夜郎王。熊氏这一开口,使得各地的叛乱之势愈发汹涌。广海郡王李寅,这位宫中才人所生的皇子,在韦家军与吴军的围剿之下,无奈带领三千广海水师,与两万广海士兵,逃离大陆前往琉球南部的东宁城,也胆子大了起来,不听朝廷诏令,自立为琉球王,广海郡就此陷落。
这一系列的变故,让朝廷对大江南北几乎失去了控制。除了大皇子的蜀王之地、李绩父子掌控的落城、太原、江淮之地外,其他地方全数反叛,尤其是西夏的二皇子李成业,出了都城之后有了势力,更加不服李承逸为太子,直接在西夏筹备登基了。【图】
各地的局势愈发混乱不堪,朝廷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辽东军中,公孙衍为了防止两个儿子内斗引发更大的危机,每日忧心忡忡。
公孙衍坐在营帐中,对着两个儿子说道:“你们兄弟俩若再争斗不休,这辽东军迟早要毁在你们手里!”
大儿子不服气地回道:“父亲,弟弟他处处与我作对,这怎能怪我?”
小儿子也不甘示弱:“明明是哥哥你心胸狭隘!”
公孙衍怒拍桌子:“都给我住口!高句丽如今虎视眈眈,你们还有心思内斗!”
话音刚落,斥候传来高句丽方面的军情:
“报!高句丽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军也蔡立率领他的三万漱州军突袭营州东卫营。二路军高寿王领兵五万攻打南卫营。”
要说这高寿王,十岁登基,20岁杀了皇太后势力掌握政权,30岁稳定政权,王莽之乱时打到幽州,被李邕亲征打回高句丽,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大乾再次战乱,年近六十满头白发,与大乾太上皇同年登基,比他年轻,他心想:“李邕在位我受不住辽东,他退位了我还打不动吗?”于是决定率领两万兵力御驾亲征偷袭南卫营。
辽东内忧外患之际。
华夏军中,秦汉风与李四正忙碌地安抚将士。
秦汉风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为华夏军效命!”
他们积极兴建工坊,安置战斗受伤无法行走或者缺胳膊少腿的战士以及牺牲战士的家属,让他们有门路维持生计。同时,还实行孩童免费上学,给予父母赡养补贴。秦汉风更是以“更好、更富、更强”的标语激励着众人努力活下去。并且加强防御,以防朝廷的突然袭击。
李四对秦汉风说道:“秦将军,朝廷的封赏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秦汉风点头道:“我明白,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桂州军的韦鹤晋升王座之后,韦刀与韦嫶顺利地成为左右将军。目前广海郡由韦刀驻守,澄州有韦嫶驻守。
韦嫶继续与华夏军进行合作,由于黔州的熊匣子对韦嫶有意,并不打算夺取南方城池,转而看中了巴蜀之地的肥沃土地。
在熊氏的营帐中,族老们正在商议战略。
一位族老说道:“巴蜀之地富饶,若能拿下,对我们的发展极为有利。”
另一位族老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