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
听到众人的话语,董仲颖的心有些定了。
唯有贾诩持反对的意见:“现在司马懿势力穷困来投奔我们,我们却不接纳他,反而杀死他,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待秦王呢?”
杨阜对曰:“司马懿者,天下之大贼也。弑君之人,天下共厌之,秦王恶其行而不纳,这又何错之有?秦王因小利而纳之,恐为天下人笑。”
贾诩却摇了摇头:“我们都知道司马懿才是杀死先帝的元凶,但是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推测,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现在司马懿投我们而不得,最后兵败而亡,那么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秦王呢?是他们相信秦王因为司马懿弑君而不接纳他的人多,还是会相信司马懿只是替秦王承担了罪名而害死的人多?”
杨阜想要再劝,贾诩又继续说道:“司马懿如果不愿意交出军队,我一定会劝说秦王杀死他的。他手上有了军队,又屯兵在外,恐怕必然有所动作。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久必为国家大祸。”
杨阜好奇问道:“那您为什么不害怕他进入中枢呢?”
贾诩说道:“自古以来,君王所担忧的唯有军权,失去军权的阴谋只是无根之水,只要不给他兵权,他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司马懿鹰视狼顾,他必然不会甘心居于人下,他岂会没有动作?”贾诩说道,“有我在,他必然‘会’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