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谢尔曼中型坦克:
谢尔曼中型坦克是二战中美国生产数量最多的一款坦克
1.研制背景:
二战初期,美国军队装备的坦克性能在面对德军新型坦克时显得不足,于是美国开始研制新一代的中型坦克,以满足战争需求。/s′i,l,u/x-s¨w..-o\r_g\
2.性能参数:
a.动力系统:初期装备的是大陆R - 975C1汽油发动机,功率为261千瓦,后期改进为R - 975C4发动机,功率提升到347千瓦。
b.武器装备:主要武器是1门M3型75毫米火炮,可发射多种弹药,能有效对付德军的中型坦克和步兵工事。辅助武器有2挺勃朗宁M1919A4型7.62毫米机枪和1挺勃朗宁M2型12.7毫米高射机枪。
c.防护性能: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51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89毫米。
3.衍生型号:
a.M4A1:采用铸造炮塔,装甲防护较好,但生产工艺相对复杂。
b.M4A2:使用两台GM 6 - 71柴油发动机,可靠性高,在一些湿热环境中表现出色。
c.M4A3:采用焊接车体,生产效率高,同时装备了更强大的发动机,机动性有所提升。^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
4.服役情况:
谢尔曼坦克在二战中广泛服役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在欧洲战场上,它是盟军装甲部队的重要力量,参与了诺曼底登陆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在太平洋战场上,谢尔曼坦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于对付日军的防御工事和装甲目标。虽然在与德军的虎式、豹式坦克对抗中不占优势,但凭借数量优势和可靠的性能,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M8型灰狗装甲车:
M8型灰狗装甲车是福特汽车公司在二战期间生产的一款6×6装甲车
1.基本信息:1941年7月由美国陆军军械局牵头研制,福特公司的T22方案中标,1943年投入使用,主要装备欧洲和远东地区美军及英军。
2.性能参数:
a.武器装备:装有一门37mm口径M6型反坦克炮,一挺同轴的7.62mm勃朗宁M1919A4机枪,炮塔上部可加装12.7mm的勃朗宁M2重机枪。
b.防护性能:正面装甲16mm,炮塔装甲18mm,侧面装甲9.5mm,顶部装甲6.4mm,底盘无装甲防护。.如!雯′惘` !耕!鑫-醉·全!
c.动力系统:装备大力神JXD型首列六缸汽油发动机,最高公路时速89公里/小时,越野时速51公里/小时。
3.作战应用:
a.侦察任务:凭借高机动性和长巡航半径,主要配发给步兵师的装甲侦查连或装甲师的装甲侦查营,对敌军动向进行快速侦查并反馈情报。
b.其他任务:在太平洋战场,曾以坦克歼击车身份摧毁日军坦克;二战后,美国陆军的M8主要用作占领区的巡逻和维持治安。
三,88毫米高射炮:
88毫米高射炮是二战时德国克虏伯公司子公司设计和测试完成的高射炮。
1.研制背景:
一战后德国受《凡尔赛和约》限制,不能发展进攻性武器,于是克虏伯公司在瑞士子公司秘密研制防御性的高射炮。当时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国需要专用高射炮来抵御空中威胁,德国因资源和生产能力有限、战斗机缺乏,对高射炮的需求更为迫切。
2.性能参数:
a.炮身:长度约6.3米,炮管长4.9米,全重4.8吨,战斗全重7840公斤。
b.射速:对地面目标射击时可达每分钟15发,对空中目标射击时高达每分钟20发。
c.射程:初速840米/秒,对地面目标最大射程15.2千米,最大高度射程为10.9千米,最大有效射程约为8千米。
d.弹药:可使用9.4公斤的重型高爆弹、9.5公斤标准反坦克弹等。
3.服役情况:
该炮于1933年在德国投产,1936年在西班牙内战中首次服役。在二战中,它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高炮,和105毫米及128毫米高炮组成对空防御网,保卫德国本土重要工业中心。同时,它在反坦克作战中表现出色,在北非战场、东线战场等多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衍生型号:
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