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梅兰芳画传 > 第10章完结

第10章完结

梅兰芳听说要唱“大轴戏”,就考虑演什么戏·专重唱工的青衣戏,恐怕难以胜任,大家一致主张演刀马旦的戏,因为刀马旦的扮相、身段都比较生动好看,决定演《穆柯寨》,当即又

请同来的武功老师茹莱卿为之练习了几天,终于在11月16日晚场,《穆柯寨》演出了。?兰,兰,雯?血? ?追·嶵/新\彰,洁,这是梅兰芳第一次在上海唱大轴戏。

《穆柯寨》演出,收到良好效果,接着又在茹莱卿、朱

素云、王蕙芳等人帮助下,上演了头二本《虹霓关》,梅兰芳开创了在同一剧目中一人演两个不同行当、不同扮相、不同演法的先例。头本中演东方氏,二本中演丫环。继而又在王凤卿帮

助下,演出了《枪挑穆天王》。三出刀马旦应工的新戏演过之后,反映极佳。

梅兰芳、王凤卿在上海原签订一个月合同,将期满时,戏园老板许少卿恳留再续半个月,因为戏园子

生意非常好,希望生意再创新高。王凤卿表示愿意,梅兰芳也没再说什么,于是续签了半个月口头协议。\微,趣,暁/税_旺~ ¢追?罪~芯,蟑¨截!合同演完后回京。从此,梅兰芳与王凤卿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合作,在长期合作中

,俩人亲如兄弟,从无隔膜。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梅兰芳从北京迁到上海居住,王凤卿因身体不好未能同行,他的儿子王少卿却留在了梅兰芳身边,为他操琴多年。

梅兰芳第一次上海之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并接受很多新生事物,使他在改革创新上,有了信心和勇气。回京以后,首先在旦角化妆上,进行了改革。当年北方的旦角,不讲究画黑眼圈,

淡淡的画上几笔就行了。片子贴的部位,又高又宽,往往会把脸型贴成方的,如果在鬓边贴出一个尖角,内行叫“大开脸”。头上再打个“茨茹叶”,这就是标准的青衣扮相。既死板,又

呆滞。梅兰芳就采用了南方的旦角化妆法,把眼圈画得相当黑,加上一吊眉,眼睛显得格外好看有神。并根据个人的脸型,在适当部位贴上片子,观众看了就有美的感觉,为演出增加了光

彩。,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同时也为北方旦角的化妆开了先河。

在上海时,梅兰芳观看了欧阳予倩等组织的“新剧同志会”上演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当时叫文明戏),如《家庭恩怨记》、《热血》、

《社会钟》等一些进步的戏剧,梅兰芳受到了启发。又在北京看到天津南开中学话剧组演出的《一元钱》,并参加了座谈。也受到影响,这就增强了他编演时装新戏的决心和信心。

梨园

世家·学艺登台试演时装新戏

梅兰芳1913年从上海回到北京后,产生了新的想法,觉得过去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离现实生活较远,如果直接取材现代的时事,编写新剧,看戏的人

会更感亲切,收效比老戏更大。他的这一新的想法,不久,被当时的“翊文社”班主田际云知晓,在1914年7月田让管事的带了几个本子,都是根据当时北京时事编写的,最后大家选定了《

孽海波澜》这一出时装新戏。  《孽海波澜》的故事,叙述一个开妓院的恶霸,逼良为娼,虐待妓女,被《京话日报》的主编揭发出来,引起了社会上的公愤,由协巡营帮统讯究结果,

制裁了这个恶霸。同时采纳了报纸主编的建议,仿照上海的成例,设立济良所,收容妓女,教她们读书识字,学习手工。最后这班被拐骗的妓女,由她们的家属从济良所领回,骨肉得以团

聚。此剧经过几个月的排练,于10月中旬正式在翊文社把它分为头二本两天演出。地点是鲜鱼口的“天乐园”。剧中人物分由梅兰芳、王蕙芳、李敬山、郝寿臣、王子石及陆杏林等扮演。

这出新戏因是在草创时代,各方面尚不理想,然而当时影响不小,一时报刊连篇评论此剧。  《孽海波澜》是梅兰芳演出的第一出时装新戏,也是他创编新戏的开端。  梅兰芳在试演

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后,1915年又排演三出时装新戏,其中《邓霞姑》和《一缕麻》反响极大。  《邓霞姑》是根据路三宝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