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梅兰芳画传 > 第20章完结

第20章完结

尽抒韩玉娘的凄楚之情。?k,s·w·x*s_./o?r.g^舞台上一架纺车,一盏红灯,照射着梅兰芳为此戏独创的韩玉娘身着“女富贵衣”,与兰色的桌围椅帔相衬托,既符合韩玉娘的悲惨景况,又显得舞台清新淡雅。

“诀别”时以一曲反四平调表现韩玉娘的临终哀鸣,更感深沉忧恸,另有一番神韵。此戏是梅兰芳的代表剧目中之精品。

不断创新·形成梅派《穆桂英挂帅

1959年,梅兰芳排演了他一生中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他在1955年观看了马金凤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后,对其表现五十多岁的穆桂英为国为民再度挂帅出征的故事,

大感兴趣,认为题材好,人物新,别具风采,大有可为。同时他对穆桂英这个角色也并不陌生:早在四十年前就演过她的青年时代——《穆柯寨》和《枪挑穆天王》,其中也表现了穆桂英

的天真、聪明、勇敢及爱国思想。~秒?蟑,截^暁-说′旺? .醉?芯\璋^結?耕~歆?哙?因此,梅兰芳想移植此戏,在京剧舞台上创造一个从未有过的老年穆桂英的艺术形象。但因工作繁忙,直到1959年,适逢新中国十年大庆之际,才下决心

集中一段时间,推出他构思几年的这出新戏。作为向国庆十年大庆献礼。  此戏在中国京剧院首排。由陆静岩、袁韵宜编写,郑亦秋任导演(梅兰芳创演新戏以来,第一次有正规的导演制

)。除梅兰芳扮演穆桂英外,中国京剧院排出了一个强大的配角阵容:李少春演寇准,袁世海演王强,李和曾演杨宗保,李金泉演佘太君,夏永泉演杨文广,杨秋玲演杨金花,孙盛武演杨洪

。十月一日国庆节,《穆桂英挂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演出了。  同时,梅兰芳还在自己的剧团排演了此戏,作为梅剧团的献礼剧目。梅剧团的演员阵容是梅兰芳演穆桂英,王世续

演寇准,刘连荣演王强,姜妙香演杨宗保(小生扮演),韦三奎演佘太君,梅葆玖演杨文广,梅葆玥演杨金花,李庆山演杨洪。!2,y,u,e¨d\u..-c.o?m!其中梅葆玖唱旦角特扮小生,梅葆玥演生角特扮旦角。这样,

以取台上、台下都是真儿女之意,实为一段佳话。  《穆桂英挂帅》剧情是:西夏侵宋,佘太君虽已辞朝,但仍关心国事,派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前往汴梁探听军情。当时,兵

部尚书王强保荐其子王伦为帅,想乘机窃取兵权。寇准保荐杨家将,并献策在校场比武,夺取帅位。王伦连胜数人后,正在得意之时,杨文广兄妹闯入校场,与王比武,刀劈了王伦。宋王

知系杨家后代,命二人携印归家,请穆桂英挂帅。桂英因宋王刻薄寡思,不愿再为朝廷出力,反责文广不该接取帅印。佘太君劝她以外侮为重,穆桂英方挂帅出征。  梅兰芳饰演的穆桂

英,是京剧舞台上从未见过的老年穆桂英,融青衣和刀马旦为一体。他当时已年过花甲,由于对穆桂英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在戏中把穆桂英的性格掌握得很准确

。全剧中,穆桂英虽只有三场戏,梅兰芳仍反复排练,从走位、表情、语气、手势及动作等方方面面,均是一丝不苟。因而喜、怒、怨、恨表现得层次分明。如第一次出场,是在“乡居”

一场中。穆桂英在退隐了二十年后,忽闻西夏王又来进犯,子女杨文广、杨金花奉命进京探听实情。这场戏梅兰芳是以闲居的家庭妇女形态出现的。虽是穿帔、梳大头的青衣,但气度仍不

失大破天门阵时的英雄本色。  第二次出场,是“接印”一场。这是他倾注心血最多也是创造革新最大的一场。穆桂英见到杨文广、杨金花刀劈王伦夺回的帅印,勾起了她对宋王薄情寡

义、忠奸不分的“愤慨”之情,这里安排了大段[二六]唱腔,唱出了心中的积怨。后遵从佘太君劝慰,答应挂帅出征,正准备改换戎装时,听到聚将擂鼓的声音,立即振发起杀敌保国的精

神。又用[快板]唱出了决心再度出征、奋勇杀敌的“豪迈”之情。梅兰芳匠心独运,设计了穆桂英独自“捧印”的场面,他大胆地借鉴《铁笼山》中&ld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