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梅兰芳画传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

演员想从生活中吸取材料,如不辨别精、粗、美、恶,不能辨出哪是好哪是坏,舞台效果必然不会理想。\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  梅兰芳根据个人的经验,教育青年演员除了向老先生虚心学习,和多方面观摩

别人演出以外,还有重要的就是借用观众鉴别精、粗、美、恶的言论,来增强自己的鉴别力。同时演员本身还必须努力开展自己的眼界,除了多看、多学、多读,仍要在戏曲范围之外,去

接触各种艺术品和大自然的美景,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艺术水平,时刻注意辨别好坏,这样,在舞台上一定会出现创新的好戏。

社会活动·国际交往与张謇的忘年交

张謇字季直

号啬翁,是我国近代的一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将自己兴办的各项事业纳入到消除封建专制,强国富民,改良社会,移风易俗的斗争中。他在进行政治活动、办实业

的同时,还积极推进戏曲改革和创办戏曲教育事业。?k!a^n+s!h`u~d·i/.·c¢o?m′正因为此,他与梅兰芳建立了感人至深的友谊。  当时,张謇已年过花甲,梅兰芳年方弱冠,一位是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名人,一位

是艺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京剧艺术家。他们打破陈规陋习,不断研讨、探索戏曲艺术的发展。  张謇不仅十分欣赏梅兰芳的艺术成就,还十分赞赏他的谦虚好学及创新精神。激励他成为

一代高素质的艺术巨匠。因此,张謇与梅兰芳除有机会晤面畅谈外,大部分是通过书信和诗词来往,交流彼此的深切情意。  他们是民国三年(1914年)初识于北京。当时,张謇任北京政

府的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梅兰芳在戏剧界声名鹊起,驰誉京沪。张謇是晚清时“恩科”状元,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对于戏剧也有独到的见解,而且爱惜人才,乐于奖掖后进。梅

兰芳1913年、1914年两次赴上海演出后,决心改良旧剧,创演新剧,塑造新的舞台形象,张謇对他的谦诚及良好的艺术素质,更加赞赏,遂加以扶持,并多次写诗,以示鼓励。?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  1916年

10月梅兰芳第三次赴沪演出,张謇闻讯,也来上海,命人持函约梅兰芳相见,梅复函应允拜会。会见当日张謇借友人住宅设宴款待,同赴宴会的还有王凤卿、姜妙香、姚玉芙等人。张謇称

赞梅兰芳演艺的精进,同时对他的《黛玉葬花》剧中看西厢一段的一些细节提出质疑。由此看出张謇对梅兰芳在演艺方面的见解,还是很内行的。  梅兰芳由沪回京后,次年春曾寄剧照

给张謇,张将照片置于南山别墅林溪精舍悬挂。此后张謇拟在南通建立戏园及专设一个培养演员的机构,多次致电梅兰芳希望在师资、学员、经费、教法等方面提供意见。他认为培养新一

代演员,是改革戏剧的第一步。同时建造剧场,树立新的形象并开一代风气,又为新学员提供一处实验场所。设于南通西公园的剧场在1918年春节开幕,即受到南通民众的喜爱。张謇次年

即邀梅兰芳来南通参观和襄助。时梅兰芳首次赴日本演出获得成功,张謇在南通的戏剧事业也在积极进行,并已邀请欧阳予倩筹建剧场和伶工学社。梅致信张謇祝贺更俗剧场和伶工学社组

织成功,并称欧阳予倩品学兼优,艺通中外,剧场和学社必会尽善尽美。告知他将于九月间,如无其他事故,定去南通一行。南通方面得知梅兰芳将要到来的消息,均感兴奋,地方报纸也

登出海报或启事,报道消息。  伶工学社是我国最早的正规戏剧学校,1919年9月中旬成立,由张謇之子张孝若任社长,欧阳予倩任主任。11月1日被誉为全国当时第一流的更俗剧场也隆

重开幕。剧场内还特辟一“梅欧阁”,用以纪念梅兰芳和欧阳予倩在此同台演出。  1920年初梅兰芳在汉口结束了演出后,张謇派出大和轮专程接至南通。同来者尚有梅夫人和齐如山、

朱素云、姜妙香、姚玉芙、李寿山等演员及工作人员共三十余人。张謇在更俗剧场前迎接并召开欢迎会,当晚又在濠南别业住宅设宴接风。  梅兰芳一行于到达南通次日起在更俗剧场连

演十一天。尽管时值严冬,但梅兰芳精湛的演技风靡了南通,以致场场爆满。加座票也一售而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