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梅兰芳画传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术家梅兰芳大会”。+3+5_k+a.n¨s+h+u-.′c′o!m¢  5月12日梅剧团抵达洛杉矶,会见了喜剧大师卓别林。两位艺术家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卓别林说:“我早就听说你的名字,今天可称幸会。啊!想不到你这么年轻

。”(当时梅兰芳三十六岁,比卓别林小五岁。)梅兰芳说:“十几年前我就在银幕上看见你。你的手杖、礼帽、大皮鞋、小胡子真有意思。刚才看见你,我简直认不出来,因为你的翩翩风

度和银幕上判若两人了。”卓别林又说:“我还没看见过你的戏,但明天就可以从舞台上看到最能代表中国戏剧、享有世界声誉的天才演员的演出了。”梅兰芳和卓别林,东西方两位大艺

术家初次相见,互相畅谈了东西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心得。  早在20年代初期,中美两国学术界就有人提倡梅兰芳偕剧团访美演出,所以这次一到美国就受到当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许

多知名学者和教授都到剧场观剧,他们认为京剧是极富文学和艺术色彩的一个剧种,从中可以探索出不少戏剧艺术的原理。+狐*恋*文!茓- +首~发?因此,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旧金山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等

校的校长和教授们分别为梅兰芳举行欢迎会、座谈会。会上梅兰芳做了“中国京剧艺术介绍”的报告。  梅兰芳在洛杉矶演出时,该市波摩那学院院长晏文士博士召集全体校董开会,建

议趁此机会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学位,大家一致赞成,决定于该校六月十六日举行毕业典礼时,同时颁发证书。梅兰芳对此荣誉非常谦逊,拒不敢受。晏文士院长当即表示,梅兰芳先生这

次访美演出,宣传东方艺术,联络美中人民之间的感情,沟通了世界文化,以这样伟大的功绩,接受这个荣衔,并不过誉。梅兰芳欣然同意。数日之后,正值南加利弗尼亚大学成立五十周

年纪念日。梅兰芳又接受了该校授予的博士学位。  6月下旬,是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最后一周,7月初演出结束后,由檀香山乘“浅间丸”轮回国。到达上海后,各界人士又举行了盛大的

欢迎仪式。  梅兰芳这次访美演出所到之处,美国人民都把他当做一个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艺术家、联络中美两国人民情感的使节,所以到处都以外宾的礼仪接待。′精+武¨暁!说′徃/ ?首!发·梅兰芳在美期间,结识

了很多文化艺术界人士。许多文艺评论家在各种报刊上,纷纷著文发表评论,盛赞“京剧艺术深邃高超”、“酷似希腊古剧和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梅兰芳是“艺术端庄正派的风格大师

”,“舞蹈优美,表情细腻,节奏和谐。梅兰芳的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存在的障碍。”是“中国文化的使节”等等。  梅兰芳的美国之行,是第一个用京剧艺术打破了欧美人士

向来不看中国戏的艺术大师,而且是一个用京剧艺术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为国争光的艺术使节。并把中国京剧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引起国际上文艺界的高度重视。

社会

活动·国际交往应邀访苏

1934年4月梅兰芳从汉口演出后回沪,途经南京,友人中国银行经理吴震修转来外交部的电函。称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闻梅兰芳将赴欧表演消息,极盼顺道过苏一游。

梅兰芳与冯幼伟、吴震修等研究决定,放弃赴欧演出计划,复电接受苏联邀请。  1934年10月25日,中苏双方就梅兰芳演出事宜商定正式条件后,组织了一个“梅兰芳招待委员会”,委

员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德、塔依洛夫、爱森斯坦、特烈杰亚柯夫等苏联著名戏剧、电影、文化界人士;中方有戈公振和驻苏代办吴南如。  1935年2月21日

,梅兰芳率剧团由上海登上苏联派来的“北方号”专轮启程赴苏。同船的有返苏回任的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博士,赴苏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周剑云、电影明星胡蝶,《大公

报》驻苏记者戈宝权等。  梅剧团此行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