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孔家,
带着小仲尼卜居曲阜城内,后称阈里。孔子少时,生活异常艰苦,他小小年纪也不
得不帮助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他后来回忆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
(《论语·子罕)即指此情。有见识的孔母却没因生活的艰难而忽视孔子的教育和
培养。曲阜,是鲁国首府,是一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周公受封于此,其子伯禽赴国,
带来了许多西周礼乐文献,素有礼义之邦的美名。晋国大夫韩宣子曾观礼于鲁,深
有感触地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所以王也。”孔母卜居曲阜,
其用意也许还在于利用其文化气氛以便教育孔子。孔子儿时,从不作无聊的游戏,
常常模仿大人演礼习仪,学习古法。《史记》说:“孔子为儿嬉戏,设俎豆,陈礼
容。”即指其事。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使孔子对礼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15
岁时,他留连礼乐,乐以忘返,立志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到
17岁时,孔子已是彬彬有礼,在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中,获得了“知礼”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