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20章完结

第20章完结

及时制止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6/1-墈′书/旺~ *哽+欣?蕞+哙·”(《子张》)甚至盛赞:“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子张》)孔子的神圣形象,并不是后世帝王赐封的“王”号和黄屋左纛所树立

的,而是孔子自己高尚的修养、无边的德量所奠定的。正如孟子所云。“以德服人

者,心说而诚服,如七十子之服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弟子环立,诵声盈耳,丝竹之音不绝,虽不用于政,犹自尊于时……这就是孔

子晚年生活的大概场景。按常理,孔子应该看破世尘,万事皆休,在养尊处优中颐

养天年了。可是,他天生就是那种忧患型人格,身为平民,却心忧天下。虽然他常

常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的格言来自宽自慰,但是现实生活中的

违礼行为太多,不时撞击着他那颗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的心。!6¢吆·墈+书!惘, ¢罪*鑫~彰·节?庚-芯·筷_礼坏乐崩,僭越无度,

周天子才享用的“八佾之舞”舞于鲁国大夫季孙氏之庭,周天子祭祖才使用的《雍》

乐也奏于三桓之堂,引得孔子惊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当季

孙氏家宰的冉有,竟帮助“富于周公”的主子大肆聚敛,把老师当年“苛政猛于虎”

的教诲置诸脑后,更是惹得孔子大动肝火,号召弟子们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

而攻之可也!”(《先进》)各诸侯国,更是篡弑频仍,齐田氏杀掉简公,立了个

傀儡君主,自代之心已昭然若揭。孔子再也无法沉默,他带戒沐浴去见鲁哀公和三

桓,要求出兵讨伐齐田氏以吊民伐罪。然而,世道日非,人心不古,他的这番忧患

又有什么用呢?招来的反而是“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史记·太史公自序》)。·l_o*v*e!y+u,e~d?u,.,o·r′g¢

孔子见道之不行,自己的主张恐怕今生今世是无法实现了,那就把它留给后人吧!

前人不是说过“不朽”有三吗?“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自己既不能“博施济众”以立德,又不能克敌拔城以立功,

那就著书立说来立言吧。他自叹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

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一我欲载之空言,

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者也!”(《太史公自序》)于是选编古代文献,托古

见意,这就是古今流誉的删修“六经”的千古盛事!

六经,即《诗入《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对六经用

功深浅不等,作用不一。分别说即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

《易》,修《春秋》。其于《诗》、《书》、《礼》、《乐》,在于删订。删,即

删除杂芜,选录精华;订,即订正讹误,编次顺序。对这一工作,司马迁又称之为

“论次”和“修起”。《史记·儒林列传》:“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

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孔子对《诗》、《书》、《礼》、

《乐》的删订,大致始于中年时期,而成于返鲁之后。《史记·孔子世家》说:

“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