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56章完结

第56章完结

韩,《礼》有大小戴、庆氏,《春秋》有公羊、谷梁,以至“百有余年,传业者寝

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白?马`书`院! +勉`沸^跃·黩_”[注]与

今文经传授的兴盛相比,用先秦篆文写成的经书——古文经的流传却极为冷落,只

在民间由经师传授,或者由发现者献上以后,一直藏于中秘府而无人问津。是刘向

和刘歆父子在校理中秘藏书时发现了这些经书,使之得以为世人所知,从而为经学

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这些经书中,有的文字与今文经有增有异,如《古文易经》

比施、孟、梁丘之经增“无咎”“悔亡”等。有的篇章比今文经增多,如《古文尚

书》为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之,孔安国所献,共58篇46卷,比今文经多16篇,

即使与今文同者,亦有比其全者,欧阳、大小夏侯之经文的《酒诰》有脱简一,

《召诰》有脱简二,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再如《逸礼》,亦为鲁恭王坏孔

子宅时发现,总计56卷,其中与今文经同者17篇,其它39篇皆为逸篇,是关于仪礼

的古文篇章。还有的全经为今文博士所未见,如《周官经》(即《周礼》),此书

在文帝、武帝时陆续发现,仍缺《冬官》一篇,河间献王用千金求购,仍不得,遂

取《考工记》以补其处,合成六篇,奏上。因为是讲周代官制的,故称《周官》,

刘歆改称之为《周礼》。《春秋左氏传》,汉初为张苍所献,司马迁曾据之写《史

记》中的有关篇章,河间献王曾在其封国立《左氏春秋》博士,但因为当时该书经、

传别行,又由于武帝崇《公羊》之学,故《左传》不仅不能立于学官,且不为博士

官所知。又有的虽与今文经无多异,但因传授师说不同而与今文经有别,如《毛诗》。

《毛诗》出自赵人毛亨,其释诗兼诂、训、传三体,自谓系子夏所传,河间献王颇

好之,以毛公传人毛苌为博士,但却不得立于学官。?墈?书¨屋` ¢耕¢薪\最¢全-

这些经书的价值是很高的,但因不立学官,又无人表彰,故传授者极少,据

《让太常博士书》所说,当时调查,民间只“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

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况且古文经都是用先秦篆文写成,一般学者阅读存在困

难,即使读通了也无利禄可言,长期以往,将会日渐失传,“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阂,

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只是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才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士人

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尤其是《周礼》、《左传》、《毛诗》等终于传流至

今,成为经学的重要文献,刘歆当初的发现和提倡之功是不可低估的。

这里有必要叙述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的真伪问题。唐代中期以前,

对这三部书尚毫无怀疑,汉代今文家只说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并没

有说这三部书不是真书,只是反对将其立于学官。唐初修《五经正义》,仍用以上

三书。唐人啖助、赵匡始以为《左传》非左丘明所作[注]。宋人苏辙则认为《周礼》

中“秦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注]到了明代,梅囗则则揭发《古文尚书》及

孔传为伪品[注]。清代学者在对古籍进行全面考辨的时候,更把注意力颇多集中于

经书上。阎着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最终揭发出《古文尚书》为伪书。其后,丁晏

作《尚书余论》,认为伪古文和伪孔传为三国王肃所伪造。这些意见,大体为学界

所认同。但是必须指出,这里所谓的伪《古文尚书》并非刘歆所表彰者,而是魏末

晋初才出现的,由王肃伪造的。刘歆所立的《古文尚书》并不伪,其中与今文相同

的33篇,至今学者认定为先秦古籍,至于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