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58章完结

第58章完结

由于对六经价值标准不同,今古文家对六经排列的顺序也不相同。/鸿\特~小\说^王′ ~首,发_今文家认为六经

是孔子用以垂教万世的大典,所以在《春秋繁露》和《史记》中,皆依其程度之浅

深排列六经次序。们守》、《书》为文字的教育,列于最前;《礼》、《乐》为行

为的训练,心情的陶冶,列于其次;《易》谈哲理,《春秋》有微言大义,故列于

最后。刘歆等古文家认为六经为三代固有史料,所以在《七略》和《汉书·艺文志》

中,皆依其时代之先后排列六经次序。《易》之八卦,作于伏牺,列于首;《尚书》

有《尧典》,列于其次;《诗》有《商颂》,故又次之;《礼》、《乐》为周公所

制,列于再次;《春秋》为孔子据周公旧例所修,故列于最后。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三个贡献是打破了今文经学对儒学的垄断,开启了古文经

学的发展道路。清代的新今文家攻击刘歆为了取媚王莽而遍伪群经,杜撰出一系列

古文经书。如果从时间上来考察,这一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要知道,当刘歆发现

中秘古文经书而谋求为之立学宫时,王莽尚毫无篡权迹象哩。刘歆之所以呼吁将古

经立学官,其本意完全是为了促进儒学的丰富与发展。就是他在《让太常博士书》

中所说:“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哀帝说他“欲广道

术”,是极中肯之辞。后来,在王莽的支持下,他凭借政权的力量,压倒了今文学

派,将《左传》、《毛诗》、《周礼》、《古文尚书》等立于学官,并且大增博士

弟子,在全国兴起大规模的古文经学宣传运动,使古文学派的力量迅速壮大。东汉

之初,汉光武帝废古文,提倡今文。但是由于古文经在学术思想界已经有了深刻的

影响,而且它的学术本身有许多合理的成份,所以古文经学不仅没有随着王莽政权

的覆灭绝迹,而是在民间以更广阔的范围传播开来,形成了一个风靡整个东汉社会

的古文经学学派。-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我们讲两汉经学史,实际上是两汉的今文经学和东汉的古文经学

的历史。如果说是董仲舒开创了以微言大义说经的今文经学的话,那么重视名物制

度的古文经学就是刘歆开其山门了。刘歆,实在是西汉今文学之异军,是东汉古文

经学之宗师!

(汪受宽 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蜀中大儒 扬雄

(前53—18)

扬雄是汉赋“四大家”[注]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

想家两种身份。《汉书·扬雄传》载其“年七十一,天风五年卒。”(下引本传,

不再出注)天凤为王莽新朝年号,五年即公元18年。其生当在汉宣帝甘露元年,为

公元前53年[注]。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

新朝王莽四帝,又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宿。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

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

“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

一、西蜀一廛氓 清静事无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注]。雄自序“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

家境接近于贫困线。但若考其远祖,可称得上是王侯世家。本传称:“其先出自有

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处“河汾之

间”,在今山西南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司马叔侯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