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一节,是不确切的。其次,
班氏之说与扬雄自己的记述不符。《汉书·扬雄传》前半部系采自扬雄自序[注],
班氏在《赞》语中有明确交待,唯“赞曰”以后文字是班氏补充。如前所揭,扬雄
自序称“客”荐,《答刘歆书》又明云“杨庄”所荐:俱不言及王音。一者出于扬
雄自述,一者出于后人追记,从史料价值上看,当然自述可靠。当然,也有一种
“可能是表示扬雄不愿谈到他和王音的关系”,[注]但这种可能性不大。王音是王
莽从叔,王太后远房侄子,他虽是以外戚身份继王凤为大司马,但在王氏诸侯中还
是比较贤明的。《汉书·元后传》说:“王氏爵位日盛,唯音为修整,数谏正,有
忠节,辅政八年,薨。”是可信的。看来扬雄如果真是得力于五音,没有理由隐讳
不言。又有人怀疑《汉书》“王音”是“王根之误”[注]、或王商之误[?
,班氏
明明说扬雄受荐后,“除为郎,给事黄门,与刘歆、王莽并”,作为同僚的刘歆,
对扬雄的出处进退,肯定清清楚楚,扬雄要在他面前掩遮真象,讳言王音(或王根、
王商),岂不欲盖弥彰?显然,扬雄受知王音的说法是不可靠的,但说他“年40余”
才游京师,并以辞赋获得官职却是事实。
《汉书》本传说雄“为郎给事黄门”;《陈遵传》称“黄门侍郎扬雄”,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