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100章完结

第100章完结

列入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教材。~小^税′C·M/S′ ,勉·废!粤_毒\直到今天,仍是古经典的权威注本。因之,

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康学伟 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一代经师 王肃

(195—256)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社会动乱,经济凋敝,美丽富饶的中原大地上,烽烟四

起,战火纷飞,结果造成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国家的一片大好河山,竟至满目疮

痍。

为了各自利益纷纷登台亮相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

三个军事集团,经过几十年残酷的战争,最终割据一方,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

立的格局。

面对战乱频仍,残破凋零的社会现实,有识之士也纷纷表现他们的才华,诸葛

亮、司马懿等人有非凡的谋略,关羽、张飞等人有惊人的武功。′1-3\3,t·x_t..?c/o.m′而在政治思想领域

内,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人物,他就是以研究传统经学为手段,以图安邦治国

目的的一代经师——王肃。

一、书香门第 自幼熏陶

王肃,字子雍。东海郯(音tan。今山东郯城)人。父王朗,是当时颇有名气的

学者。他“高才博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三国志·魏志·

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学识渊博而富才气,为人正直爽朗。曾因“通经”

而拜为“郎中”。又因品德优良举为“孝廉”、“茂才”,从此官运亨通,一直做

到权力很大的御史大夫。因为他功劳卓著,还封为安陵亭侯、兰陵侯。他把满腹经

纶运用到治国安邦的大业上,写了不少“奏议论记”,为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0`0?暁\税\惘, ¢埂?辛~醉¨全?并

对《易》、《春秋》、《孝经》、《周官》等经典作传,以此表达他的思想和见解。

王朗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积极入世的态度,都对王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195年(汉献帝兴平二年),正是军阀混战剧烈的时期,一代经师王肃在会

稽降临到人世。上天似乎有意让王肃一出生就在灾难中受到磨炼。他还在襁褓之中,

做会稽太守的王朗就遭到孙策的进攻,兵败逃到东冶,孙策乘胜追击,王朗走投无

路,只好投降。孙策把他们安置在曲阿。不久,曹操征召王朗。不甘寂寞的王朗,

展转流离,过了数年终于到了中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到了此时,王肃一家才开

始过着较安定的生活。

聪颖好学的王肃,在其父王朗的训导下,已读遍家中的典籍。王朗师从杨赐,

杨氏世传今文经学,所以,王肃实际已掌握今文经学的精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有了深厚的功底。他很崇拜古文经学家贾逢、马融,于是又深入钻研他们的学说,

汲取了古文经学的营养。到了18岁,他并未满足今古文两派学说的知识,又向当时

有名的学者宋忠学习《太玄》。以儒家经典为根本的王肃,一涉足到《太玄》这种

儒、道、阴阳兼采的书籍,犹如从狭谷走到了广阔的平原,顿时豁然开朗,思想也

活跃起来了。他不仅认真听取老师宋忠的教诲,研读原书,而且以他深厚的经学基

础,智慧过人的见识,对书中的问题重新作了解释。这段时期的学习,对他以后一

生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已明白,学术要有自己的见解,就不能拘泥于旧说,

又要勇于创新,才能发挥自己的新思想。因此,他借鉴《太玄》儒家兼采的做法,

兼采今古文经学两派的学说,为己所用。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阐释儒家的理论,

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逐步形成具有一家特点的学术和治国思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