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132章完结

第132章完结

据的合理性。

唐代建立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积累了许多矛盾。到了中唐,朝廷中出

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势力,“永贞革新”就是这股变革势力的一次大亮相。“变革”

思想在意识形态中有所反映。啖、赵、陆的《春秋》学主张中,就充满了通权达变

的思想。他们反对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思想,主张“反经合道”、“变而

得中”[注],肯定变革是事物发展的常规,从而得出在政治上应积极变法的结论。

在《春秋集传纂例》卷6《改革例第二十三》中,赵匡说:

法者,以保邦也,中才守之,久之而有弊,况淫君邪臣从而坏之哉!故革而上

者比于治,革而下者比于乱,察其所革,而兴亡兆矣!

政治生活中不断出现各种弊端,必须通过变革来加以革除,使天下重归于治。

变革与否,是治乱所系的重大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兴亡的迹象。如果说柳宗元等人

站在政治改革的前沿,那么啖助等人则走在学术变革的前沿,他们的变革思想,为

改革派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四、重义理开宋学先河 是与非待后人评说

啖、赵、陆的《春秋》学研究,是从汉学向宋学过渡时期的产物。他们本人被

当时看作“异儒”,他们的著作吸引了一大批人。不仅柳宗元师事陆淳,大和年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