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本”,克服了晋唐以来儒学天人二本的弊病。·s*h\u!y^o·u¨k¨a\n~.~c`o?m^在以气为本的基础上,人与世界、
历史与自然的规律合而为一,由天道观到人性论,由人性论到伦理哲学,建立起他
的哲学化的儒学体系。既要维护封建秩序,又要实现民胞物与的大同理想,以自然
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和以儒家经典为纲领的唯心史观就这样结合在一个
体系中。
张载是北宋新儒学潮流中产生的一代学术宗师,也是中国哲学史上首先创立气
一元哲学体系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虽然他的政治伦理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
限,但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赵载光 撰)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宋学泰斗 程颢·程颐
程颢(1032——1085)
程颐(1033——1107)
程颢和程颐是亲兄弟,世称二程,他们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中占有很重要的
地位,是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主要骨干人物。/精*武\小,税-徃+ ~首?发-由于二程的思想十分接近,生活经
历大体相同,一般学术史和评价对他们的学术思想亦很少作分别介绍,笔者谨从旧
例,将他们同列一传。
一、官僚世家两兄弟 经历不凡有名声
二程的家世历代居官,他们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在宋
太宗为晋王时,又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
死后赠封少卿。曾祖父程希振,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其祖父程囗赠开封府仪同三
司吏部尚书。二程的父亲程(王向)又以世家的萌庇,照例做了一个“郊社斋郎”,
得到了晋升机会,由此起家,连续做了几十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
了暮年,才因老病致仕(退休)。
程颢,宇伯淳,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死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
年),后人号为明道先生。′e/z`k.s\w′.+o′r_g\
程颢自幼聪颖,幼年时期就开始习诵儒家经典,10岁就能写诗作赋。他不但天
资聪颖,并能刻苦学习,20余岁即中进士。随后做了几任地方官,在任上,是一位
干练的官员。其弟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叙述了其兄作地方官时期的一些重要
事迹。
中进士后,调京兆府酃县(今陕西户县)主簿,刚上任时,县令即因其年轻,
不了解他的才能,就在这时,县衙受理了一宗比较复杂的案件:有个县民借居其兄
长的屋宅,很多年之后,在此住宅中挖出很多埋藏于地下的钱币,这个县民的兄长
之子认为是他父亲所藏,两家到县衙争讼。县令觉得难以判案,对程颢说:“此事
没有证据说明钱币为谁人所藏,应该如何断案?”程颢说:“此事容易辨明”。他
对原告说:“你父亲是在什么时候把钱币埋在宅内的?”原告说:“四十年了”。
又问:“被告借住这所房子多少年了?”原告说:“二十年了”。程颢即派人取出
十千钱币,进行了仔细考察,然后对原告说:“如今官府铸钱,不到五六年就流行
于全国,这些钱币都是未藏前数十年所铸造的,怎么解释?”原告不能答对。案子
判清了,县令对程颢十分惊奇。
后来,程灏为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主簿,此处回税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
同江宁府靠近的好田土,都为有权势的人用高价购买了,可是,这些好田上的赋都
很轻,一般小民百姓所有的远郊田,其购价虽低,赋税却很重,程颢帮助县令筹画
良策,平均了赋税。由于这一措施对富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