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190章完结

第190章完结

节,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年逾五十,不求仕进,其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删¨芭?墈′书!网+ *芜_错+内`容\伏

望特加召命,擢以不次,足以矜式士类,裨益风化。”(《二程集·伊川先生年谱》)

说他是一位高标准的儒者,应让他出来做官,如此可以鼓励知识分子,使之以程颐

为典范,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士风。程颐没有接受任命。次年应诏入京,受命为崇

政殿说书,其职务是教皇帝读书。当时的哲宗年幼,司马光等人推荐程颐教他读书,

共目的是让哲宗不再奉行神宗的改革政策。程颐就职之前,就给皇帝上奏,提出了

君子应重视“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注重道德修养,还要经常接近品行高尚,敢

于当面规劝君主之过失的臣僚。此外,他还提出,要让给皇帝讲书的侍讲官坐着讲,

以示“等儒重道之心”(《二程集·论经筵事札子》)。上述建议,表现了自孔、

孟以来,儒家学者不遗余力宣扬“圣王之道”和以“帝王之师”自任的本色。-优*品~暁?说^徃′ ·埂,辛^最!快¨就职

以后,他经常以向皇帝讲书的机会,借题发挥,议论时政。由于他在君主面前,敢

于“议论褒贬,无所顾避”,这就一方面使其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读书人纷

纷向他拜师问学,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朝臣对他的不满,有人指责程颐“经筵陈

说,僭横志分。遍谒贵臣,历造台谏。腾口闲乱,以偿恩仇”。要求把他“放还田

里,以示典刑“(《道命录》)。在这种形势逼迫之下,他只好上书,自动要求辞

职回乡。程颐自1088年起,便基本上脱离了政治生活,在洛阳从事讲学活动。尽管

如此,到了1096年,在新、旧两党的斗争中,因新党再度执政,他仍被定为反对新

党的“奸党”成员,贬到四川涪州(今四川绵阳市)。交地方官管制起来。后来,

这种打击又累及于他的儿子和学生。^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1102年,恢复新法的宋哲宗还下令追毁了他的

全部著作(实际上,由于其著作对巩固封建统治有用,在其门人保护之下,仍被保

留下来)。程颐在此境遇下,不久病死于家。死后,洛阳地区凡与他有关系的朋友

和门生都不敢去送葬。“故祭文惟张绎、范域、孟厚、尹(火享)四人。”(《二程

集》中华书局版第347页)

二、创立洛学宏圣道 传经授业为人师

二程不仅是北宋时期开创新儒学的“五子”之一,他们所创立的“洛学”,还

使理学具有了完整的形态,因而又是宋明理学的实际创立者。

二程兄弟自幼熟读圣贤之书。《宋史·道学传》说:“程颢自十五六时,与弟

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人于老释

者几十年,反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学者。”后来,兄弟二人终

于成一代儒学大师,受到各地士人的尊崇,纷纷拜师于其门下。二人不仅竭尽全力

为之传道受业,并开创了自己的学派——洛学。程颐年轻时在太学一举成名,20余

岁就开始接纳门生,教授儒学。程灏自诩于“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

任。”(《二程集》第638页)文彦博称大程子“生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

旁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同上第640页)程颖于1072年退休回乡,便同其弟住

在一起,二人日以读书劝学为事,当时“士大夫从之讲学者,日夕盈门,虚往实归,

人得所欲&rdqu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