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其声势便日渐下降,虽有门弟子杨时等数人继承师说,但他们基本上只能谨
守师传,缺乏创新精神。~小^税-C`M/S. ?埂!辛′罪*哙,特别是经过“靖康之乱”的冲击,理学便走入低潮。在南
宋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势下,不少的理学传人虽然孜孜于其道,但并未出现冒尖
人物。胡宏的学术生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的。在当时,与胡宏同时从事理
学活动的还有李侗和罗从彦等人,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及胡宏显著,正因为如此,
《宋元学案、》的作者之一的全祖望评论说:“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其
所作《知言》,东莱以为过于《正蒙》,卒开湖湘学统。”(《宋元学案》卷42,
《五峰学案》)这个评论无疑是公允的。
胡宏终生不仕,潜心于儒学研究,终于建立了在宋代理学中具有独创精神的学
派,其学说对嗣后的理学振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学生,也是南宋大理学
家之一的张栻曾指出:“《知言》一书,乃其平日之所自著。+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其言约,其义精,诚
道学之枢要,制治之龟也”(张栻《知言序》)。张栻把胡宏的学说看作是道学之
枢要,治理社会之根据,这个评论大体上符合实际。尔后出现的理学名人张栻、朱
熹都从胡宏的著作中得到了教益,张栻是胡宏的门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胡宏的学
说,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湖湘学派。朱熹在修正胡宏学说的基础上,也借用和吸取了
《知言》中的许多观点和思想资料,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在《知言疑义》中,人
们可以充分地看到这一点。
胡宏的理学渊源主要是从二程门人那里继承而来,但又在许多方面体现了自己
的独创精神,因而对二程一脉的正宗理学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偏离。其继承是主要
的,偏离是次要的,正因为如此,就很容易被朱熹所利用,朱熹写了《知言疑义》,
对他的“性体心用”之说,“天理人欲同体异用”之论和“性无善恶”论进行了机
智地修正、篡改,并用他的精巧的“理”本体论体系取代了“性本体论”。~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更由于
朱熹的学说在后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使其地位和影响日渐增大,胡宏的学说
因而被冷落下来,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他在儒学成就上的造诣和贡献。
胡宏虽然不是理学的反对派,但他的性体心用之说和性无善恶论及其重视实功
实事的思想,对尔后的进步思想家如叶适、陈亮,乃至戴震和龚自珍等人都有着直
接或间接的影响。
胡宏的爱国忧民思想也是值得称赞的。
(李刚兴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儒林传》
2.《宋元学案》卷42《五峰学案》
3.胡宏《知言》
4.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
5.朱熹《朱文公集知言疑义》
6.胡宏《五峰集》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理学大师 朱熹
(1130——1200)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
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
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一、自幼勤奋好学 立志要做圣人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别号晦庵,60岁以后自称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
江西婺源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