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中国历代大儒 > 第368章完结

第368章完结

1989年完成了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了却了一大心愿。,幻′想!姬¨ ~哽¢鑫·罪,筷_

“学海无涯生有涯”。冯友兰在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世事迁变,人世沧桑之后,

终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1990年11月26日,在95岁华诞的前夕,这位现代中国

的一代大哲安然地离开了这个纷攘多变的世界。

二、融会中西 构建新理学

划分四界 觉解新人格

冯友兰一生勤勉,著述宏富。毕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宏扬儒家哲学思想为

己任。如果说,冯氏前期(抗战以前)的治学旨趣在于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而

直可称其为哲学史家的话,那么,他后期(抗战爆发后,尤其是抗战期间)的为学

进路则重在以“六经注我”的精神,运用西方新实在论哲学重新诠释、阐发儒家思

想,以作为复兴中华民族之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写成的《新理学》为核心的“贞元

六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它既是冯氏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

也是他一生治学的最高成就,并因此而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地位,成为

一位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一代哲人。*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冯氏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新理学”,自觉地以程朱理学为自己的直接先驱,

但申明自己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即以继承为基础,以改造、发展中国

传统哲学为鹄的。尽管他也吸取、承继了名家、道家、玄学、禅宗等的“不着实际”

的哲学特色,但其基本核心和主要内容却是承继和发展宋明理学而来。这明显地体

现在他的本体论学说即“新形上学”中。他说:“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的系统中,有

几个主要的观念,就是理、气、道体及大全。”(《新理学》)新理学的“形上学”

的逻辑结构,就主要表现以“理”、“气”范畴为基础而展开的一系列概念、范畴

的逻辑安置。

所谓“理”就是各个事物之所以为各个事物的依据,即他所说“某种事物之所

以为某种事物者”。?3-8/墈^书?罔^ -耕,薪\蕞,哙*如“山之所以是山而不是非山,必因山有山之所以为山”。这

个“所以为山”就是“山之理”。总所有这些“理”就是“理世界”,也就是“太

极”。这个“理世界”之“理”是先于实际而存在的。在新理学中,“理”不但是

指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而且还是独立于实际事物之外的抽象共相,是“可离一件

一件底实际的事物而独有”的东西。但是,“理”怎么能离开事物而“独有”呢?

为此,冯氏又将理之“有”与事物之“有”区别开来:“‘有某种事物’之有,新

理学谓之实际的有,是于时空中存在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之有,

新理学谓之真际的有,是虽不存在于时空而又不能说是无者。前者之有,是现代西

洋哲学所谓存在,后者之有,是现代西洋哲学所谓潜在。”(《新原道》)经过这

种“实际世界”与“真际世界”的二重区分,“理”就变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