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孔子传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七) 卫灵公时,太子蒯瞶欲谋杀南子,被逐出奔。灵 公与晋赵鞅有夙仇,叛叛昵齐。乃鲁哀公二年四月, 灵公卒,赵鞅即纳蒯瞶入戚,其意实欲藉此乱卫逞宿 忿。卫人拒蒯瞶而立辄,辄即蒯瞶之子。卫人之意, 非拒蒯瞶,乃以拒晋。灵公生前自言予无子,是已不 认蒯瞶为子。无适子,立适孙,于礼于法亦无悖,蒯 瞶亦知其父与晋赵鞅有夙仇,且其父卒,南子尚至。 今赖晋力以人,既背其父生前仇晋之素志,亦增南子

2

不悦蒯瞶而逐之积恨。若果背其死父而杀其名义之母, 将益坚国人之公愤。且卫人所立即其子,蒯瞶又无内 援,故其心亦非必欲强人。遂成子为君,父居外,内 外对峙,至达十七年之久。孔子重反卫,已在卫出公 四年,父子内外对峙之形势早已形成。孔已与卫廷诸 臣多旧识,今既受卫之公养,其对卫国当前此一种父 子内外对峙之局面究抱何等态度,经为其随行弟子所 急欲明晓者。子贡长于言语,其见孔子,不直问卫辄 之拒父,乃婉转而问夷齐之让国。伯夷决不肯违父遗 命而立为君,叔齐亦不肯跨越其兄而自为君,于是相 与弃国而逃。在夷齐当时,特各求其心之所安而已。 去之则心安,故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今卫出 公乃以子拒父,其心当自有不安。苟其心有不安,可 不问其他,径求如夷齐之自求心安乃为贤。昔孔子在 鲁,曰 :“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怨,孰不可忍。” 今在卫,乃称伯夷、叔齐之逊国为贤。可知孔子意, 对外面现实政治上之种种纠纷者可置为后图,不急考 虑,首先当自求己心所安。如夷齐,则心安。如夷齐, 则心安。如卫辄,则其心终自不可安。己则居内为君, 父则拒外为寇,若如此而其心无不安,则尚何世道可 言。子贡亦非不知当时卫国现实政治上种种复杂形势, 乃皆撇去不问,独选一历史故事以伯夷、叔齐为问, 而孔子对于当前现实政治上之态度,亦即不问可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