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古代的预测大师们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

张载也是聪明人,说:“得,您都知道天命了,我还推个啥。′1+4?k,a^n?s?h*u/._c!o~m?”

邵雍曾写过《闲行吟》一诗,诗中有云:“买卜稽疑是买疑,病深何药可能医。梦中说梦重重妄,床上安床叠叠非”。一个人内心没有主张,请人占卜决疑,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犹疑不定。那些动辄求神问卜的人可以此为诫。

虽然自知病深已无药可医,但为了安慰朋友,邵雍仍在接受治疗,并赋诗云“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

夏六月,病情加重。一日午睡后,邵雍把儿子叫到跟前,对他说:“刚才我梦见有旌旗鹤雁从天而降,引导我行于乱山之中。我与我与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吕晦叔(吕公著字)等诸公在一个驿亭作别,起身回视山壁间,上面有四个大字‘千秋万岁’。看来我的精神已经要离开这个肉体了,请不要再以医药相逼,作无谓的治疗了!”

七月,邵雍病情转危。作了近三十年邻居的程颐来看先生。这位道学先生,板着脸认真地对邵雍说:“先生现在这个样子,他人都无以为力,只能您自作主张了。+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

人在生死之际,只能独来独往,独生独死,全凭个人平时的修为功夫,哪怕是至亲至爱,也都爱莫能助了。

邵雍早已看透了生死,说:“我平生学道,岂不知此?呵呵,其实也无什么可主张的。”

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轮回涅槃,只是一味。

程颐在病榻前仍不停地和邵雍抬杠。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偏激,认死理,钻牛角尖,爱与人辩论,

看到程颐叫真的样子,邵雍不禁莞尔,打趣说:“正叔(程颐字)可谓生姜树头生,必是生姜树头出也。”估计是说程颐如生姜般老辣吧。

程颐却始终严肃,正色道:“从此就要与先生诀别了,先生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这时邵雍气息已经微弱,只能举起两手,比划着示意。

“一定要解放幽云十六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程夫子试着猜测邵雍的意思。`j^i`n*j′i*a¢n-g/w?x-c¨.,c`o~m\

邵雍摇了摇头,用尽全身的力气,慢慢的说:“面前的路径要放宽。路径窄了,自己都没有容身之处,何况让别人走?”

司马光、张载、二程兄弟等朋友已经在外厅低声讨论着后事的处理了。他们没有想到,邵雍全都听得清清楚楚。当有人提议墓地就选在洛阳城边时,邵雍叫儿子伯温进来,叮嘱他说:“诸君想葬我于近城之地,但我想还是葬在你爷爷身边吧。”

停顿了一下,望着泪眼模糊的邵伯温,邵雍又说道:“我的墓志铭一定要让程伯淳(程颢字)来写!”

七月四日,病危中的邵雍写下了此生中最后一首诗——《病亟吟》:

“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无所愧!”

第二天晨五更,一代大哲邵雍与世长辞,时为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七月五日癸丑。

邵雍的生前友好和洛阳的父老乡亲们扶着灵柩向伊川神阴原方向缓缓而行。

途经上官店,信孝杰的儿子们在路边泣奠。不到半年时间,邵先生再次路过此地,但却已是阴阳两隔。

人们低声唱颂着挽歌,歌词是邵雍的《自作真赞》:

“松桂操行,莺花文才,江山气度,风月情怀。

借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丸余暇,闲往闲来。”

宋哲宗元佑年间,朝廷赐谥"康节",从此邵雍又被后人称为邵康节。到宋徽宗崇宁初年, 邵雍从祀孔子文庙,并被追封新安伯。终生无职无权的一介布衣,身后能与孔老夫子一起吃冷猪肉的,千年来恐怕只有邵雍一人。

五十年后的丁未年,即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