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 > 第6章完结

第6章完结

对此,杨忠倒不以为然,但年轻的杨坚已怒火中烧了,杨忠反复告诫儿子,要保护好自己,必须要伪装好自己,更给人一种淡薄名利、无心政治的印象。¨5-s-c!w¢.¢c\o~m/

此时的杨坚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迷茫。少年的壮志时时冲击着他,师父的教诲声声激励着他。但眼前,时而是宇文护狡诈而凶狠的面容,时而又是鲜血淋淋的杀人场面。面对高悬在头顶的随时可能落下的屠刀,杨坚在苦苦思索着对策。

记得七岁上下,师太告诉杨坚:“你不是凡人,是护法金刚转世,将来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要成为一代天骄,就一定要记住我的话。”这话从此便在杨坚的心里扎下了根。

智仙不仅教习他佛理,传授他佛经,还注重培养他的气质和意志力。师太让他从面壁开始,一练就是半年,直到心如止水,稳坐如佛。冬天,滴水成冰的天气也在院子里跑上一百圈;夏季,烈日当头的时候,还要练习“禅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年的功夫一晃就过去了。十来岁的孩子看上去沉稳老练,言行举止中自有一种内在的成熟。\E,Z′暁.说\网· ¨首~发?

当十三岁的杨坚来到太学,处在一群半大的孩子中间时,立即引来众多复杂的目光:有羡慕的,有友善的,有轻视的,也有嫉妒的……这些孩子们毕竟都出身豪门,对杨坚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似曾相识,杨坚不在乎同学们的议论和态度,依然按照师父和父亲的要求习文练武。

在太学期间,他结识一批志趣相投的同学。有后来成为其姐夫的窦荣定,成为妹夫的李礼成,还有后来支持其完成大业的柳裘等人。他们几个常相约至长安郊外踏青赏春,谈古论今,他们也爱在月光皎洁的秋夜饮酒赋诗,尽展才华,有时也骑马驰骋,看山川地理,谈行军布阵,壮怀激烈的神情令人称羡不已。

一日他们共聚到杨坚家中,杨坚突然向大家提出一问:“周、汉国祚久长,而纵观近代,各朝却如此之短,是何原因呢?”

“因为制度完善,才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是君王英明,才能够使臣民忠心不二。,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我看是应注意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才会有国富民强,稳固江山。”

“你们讲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却以为是他们注重教化,让老百姓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百姓都具备仁爱之心、羞耻之心、礼让之心。老百姓懂得了礼节,还有什么事不好办的?”杨坚刚说完,大家都投以敬佩的目光。

杨坚在太学的几年里不仅学到了本领,更主要的是结识了一批贵族子弟,为他的帝业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帝继位以后,北周国力继续增强,而与此相反,与其相对峙的北齐和陈朝却国势日衰。北周积极调整战略,南御陈军,北伐齐人。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搁置多年的杨坚终于获得了升迁的机会,被提升为大将军,赴随州任刺史。临行前,杨坚与父母洒泪相别。此次之行,他没有带上妻子和孩子,因为路途遥远。杨坚准备在随州安定下来以后,再接他们。独孤氏没有送他,她不忍看丈夫离去的背影,只让长女杨丽华、长子杨勇代母送行。

随州地处偏远,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易守难攻,因此,周陈两军在此争夺十分激烈。宇文护派亲信宇文直镇守这一带。

杨坚刚到这里,就意外地见到了太学时的同学庞晃。庞晃现在是大司空卫国公宇文直手下的大将军,也是宇文直的亲信。但他并不是死心踏地为宇文直效力,他有自己的主张和处事原则。他对杨坚的印象向来很好,杨坚的到任使他非常高兴。庞晃作为重要官员陪同宇文直盛情款待了杨坚。宇文直虽是宇文护的心腹,但对杨坚并无恶感,甚至对他的才华略有所闻。

出于礼节,宇文直三天后派庞晃回访了杨坚。杨坚设家宴予以招待,席间谈话甚多。“杨兄此次出任随州刺史,又进位大将军,可喜可贺啊!”

“多蒙皇上错爱、宇文丞相大人栽培,今后还望庞兄多多指点。”杨坚话语平静,面无喜色。虽然庞晃一再表示出友好,但屡遭厄运的杨坚,心中的坚冰依然冷固,他对庞晃的戒备也不例外,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