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二是引起文帝的更大注意。杨坚结束了和高颎的谈话,他感到差不多快要退朝了,便上前朗声叫道:
“皇上——”音出人到,堆金山倒玉柱般地跪在丹墀之下,军人的姿态总是很标准的。他庄重地向杨坚叩了三个响头,都“咚咚”有声,群臣习以为常,三声“万岁”后,他依然跪地不起。杨坚抬手道:“起来说话!”
“万岁,臣所虑的不在江南,江南地广人稀,民风虽然奸诈了些,但大多人还是受皇恩感化,形不成燎原之火。因为,他们的脾性决定他们不可永远抱成一团,各自无甚野心,历朝历代都是侍奉中原之主,至于江山改姓,并不过多深问,何况吾皇是真龙天子,浩荡皇恩沐浴江南,江南巴之不得,心向往之。”
称颂过后,杨素语调由激昂转为低沉,似乎整日心忧:“万岁,臣所虑还在漠北,臣已接到边报,突厥人又有联合兴兵北疆之举。不知长孙晟的情况怎样,若事之不济,不若先突厥而动,兴兵讨之。”杨坚所罢,沉默了半晌。
这个弘农人杨素倒真是一员干将,也很有心计,能从边关的书函中嗅出突厥的风吹草动。嗯,不错。见杨坚不语,杨素又道:“万岁,愚臣以为,今年秋末,尚需在北陲加强兵力戒备,有备无患,臣草拟了兵力分布初稿,以奏折呈献,肯请皇上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