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自然更相信殷茵,因此她下定决心,打算日后多关注关注殷明烈,但有反意,便第一时间报给主公。+b\q′z~w?w·._n\e·t?
天幕的话,王羡仙自然也听到了。
造反?就这小孩?
她低下头,瞅瞅怀里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又戳了戳他还在流口水的嘴角肉。
造反啊,有本事你就来,我等着你!
【彼时,乾太祖去世,太宗当朝,正愁不知道何处施展武功呢,李烈送上门来,没错,他造反后给自己改名了。这一战,也是乾太宗最心爱的大将军,太宗朝最强ssr卡,罗溪的成名之战。自此,拥有罗溪的太宗朝的对外战争,胜率达到100%,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堪称神兵。* 】
【咳咳,让我们说回正题,至今我们都想不明白殷明烈在想什么?你造反就造反吧,你还打个李魏遗脉的旗帜复国,你好意思吗?先不说魏哀帝嫡系血脉安平伯李绍当年还活着,那虽是魏哀帝退位前被逼封下的太子,但到底是皇帝亲封的太子,嫡脉中的嫡系,人家都没打着魏国遗脉复国,你个奸生子,怎么好意思打这样的旗帜呢?】
【不是我骂他,是他真是个奸生子。?优\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他父亲是宁和帝的太子不假,但他母亲却是太子庶母,宁和帝的陈美人。哪怕两人被张皇后算计,孕育一子,但这在古代也是奸生子,是没办法洗白的硬身份。】
【在古代,乱-伦生下的奸生子可是比外室子还要低贱的存在。古代那么重视礼法的,就算他有魏国血脉,又有几个人愿意承认他李魏血脉?更别提他以李魏血脉造反,当时李魏正统后人,李家族长安平伯李绍当机立断,向太宗皇帝上折子,说李烈假冒李家血脉,他们家族谱里没有这号人,他们不认。太宗当即就安抚对方,说她相信李家。】
【到了最后,人正统的李魏遗脉不认他。等罗溪大将军带着他的尸体回京后,反倒是当时的殷家家主诚毅伯殷恪替他收了尸,以他们家在乾太祖时期得到的免罪金牌求情,让太宗允许他将自己的养弟埋在殷家祖坟中。+小~说^宅! +首`发!要不说后世人为何都夸殷栋这三儿三女里,唯有老大殷恪是老实孩子呢,就他一个人乖乖听爸爸的话,到死都照顾着底下的弟弟妹妹。】
听到天幕说完后,殷栋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拉住自己大儿子,大哭道。
“老大,爹苦了你了。”对于自己的大儿子,殷栋往日的要求就是让他做个好哥哥,要以身作则,要有哥哥样子,万万没想到这孩子居然能拿出免罪金牌去换弟弟一个入祖坟的机会。
古人是很注重身后事的,尤其对祖坟很看重,对于许多古代人来说,不入祖坟,就会沦落成孤魂野鬼。
殷恪为了自己的弟弟不沦为孤魂野鬼,用能传家的免罪金牌换弟弟入祖坟,已经是他这个做哥哥能做的极限了。
于此同时,殷栋抱着大儿子哭了一会儿,忙上前跪地,低下自己一直扬起的头颅,乞求道。
“主公,烈儿年幼,被愚妇蒙骗,还请主公看在他年纪尚小的份上,宽恕他一次,属下日后愿为他抵罪。”这话就直白的说了,以后愿意用自己立下的功劳替儿子抵罪。同时,这也是殷栋第一次低下头颅,主动喊王羡仙主公,意味着他彻底折服在王羡仙手下。
王羡仙心知肚明,随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扶起面前跪着的殷栋,柔声道。
“老殷啊,你说你,好端端的求什么情啊,我还能跟个被哄骗的孩子计较吗?他几岁,我几岁?这三岁幼童,无父无母,虽有养父养母在身边,但到底不能时时刻刻看管孩子,因而被仆妇哄骗,也确实可怜。在教养孩子这方面,养不教父之过,这确实是你们这对夫妻共有的责任。我还不至于把未来没发生的事情,怪到一个孩子身上。”
随即,她把怀里还懵懂的小孩子递给殷栋,淡淡道:“你们夫妇也不能对下人太放纵,如此心怀不轨之人,该早早赶走才对,哪能留在孩子身边就近照顾。”
王羡仙代入一下自己,要是她有个养子或者养女,保姆在孩子面前胡说八道,离间孩子和自己,恐怕她吃了对方的心都有了。
此刻,殷栋自然和她的心情一样,甚至还怒上几分。
当初,担心葛氏暴露明烈的身份,便留着她。可哪想她在背后居然这么教唆孩子,以至于让孩子送了命,这简直让殷栋忍无可忍,当即就想杀人。
只不过主公当面,天幕又多次说对方是个仁君,殷栋也不敢太过放肆,忙怒喝道。
“管家,去把葛氏赶走,不许她带走我们家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