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迫不得已的自保之举,你看臣即便未来投降,心里也不服反贼,更不服张集安那小子,处处给其找麻烦。`咸′鱼·看.书¨ *免.费?阅,读!再看看章文这等奸贼,明明是大乾的丞相,为了反贼头头,鞠躬尽瘁,些许小事都要插手,臣打他也是看不惯他拆散小女的婚事,绝不是因外力打他的,是他欠打。”
“陛下,臣的以后是以后,臣的现在却是现在啊!不管是天幕上,还是如今,臣从无反叛大魏之心呐。臣不敢自比王阁老殉国报国之心,但比起王敏然、司庐这等大魏还未亡便投敌叛国之人,也敢自称一句,臣乃大魏忠臣。而定侯这样的人,实不敢相信,若对方这一次领着十万大军又投敌叛国了呢?陛下,您可敢想反贼势力会膨胀到何种地步吗?臣请换下定侯征南君元帅一职!”说罢,章文一甩衣袍,跪地奏请圣裁。
见他这幅模样,司庐急了,连忙扑上去就要继续殴打章文,却被太监陈达牢牢抓住。
“定侯,御前岂容你如此放肆?”承恩公怒吼道。
司庐这才打了个机灵,忙跪地请罪。.优/品¨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陛下,臣失仪,还请恕罪!另外,实在是章文这等奸贼欺人太甚,我在天幕上投降是因为多次输给张集安,如今反贼王照初初造反,张集安不见踪影。他若不出,臣自认不会输给反贼王照,还请陛下明鉴,莫要听章文这等小人妖言惑众!”
双方都奏请圣裁,以至于皇帝都懵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在这时,太傅说了一句话。
“陛下,您之前让大司宦去教坊司寻人,那康安伯府人如何了?那张集安是否带回宫中?”
只见皇帝叹了口气,眼神闪烁其词,缓缓道。
“朕派的人去迟了,康安伯爵府人死完了。先前唯一留在教坊司里的康安伯嫡长女,张蔓,在教坊司中化名春娘。当得知大司宦派去的人寻康安伯的家人时,她因仇恨于朝廷,于教坊司自尽身亡。¨第,一/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
“至于张集安,至今未见其下落!”
第44章 章丞相的脱身之策。
皇帝说康安伯府的人除了张集安, 所有人都死了,就连唯一的嫡女都自尽了,可见对方深恨朝廷, 宁死都不愿活着。
而对方这一死也就验证了天幕上所说的张集安也深恨朝廷,跟随乾太祖就是为了报仇。
一瞬间, 在场的聪明人心都头闪过一个惊人的念头,莫不是命运注定了,无论他们怎么扭转,最后一些事情都会注定走向陌路?
这样的念头众人不敢多想,生怕继续想下去自身会陷入魔障。
聪明人一号, 太傅赶紧转移话题。
“找不到张集安就算了,当务之急,还是奏请陛下裁决定侯和章大人之间的矛盾。”
其他人也连忙附和着。
皇帝顿时又苦恼了:“这让朕该怎么裁决呢?”
“陛下,臣同定侯之间的口角之争都只是小事,但如今定侯妾身不明,谁也不敢保证他到了战场上会不会投降反贼,为了安全起见,自是该换了对方。”章文趁热打铁道。
然而,定侯眦目, 暴怒道:“住嘴, 卑鄙小人, 你无耻,你就会拿没发生过的事情威胁人;你是不是忘了,你未来是反贼最受宠幸的丞相?”
章文云淡风轻回应着:“记着呢,记着呢。但那又如何, 又能怎?且不说我在大魏未亡时,从未投降敌国。便是如今我一人投降, 那对战局又能造成多大威胁?皇上,臣乃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就算读过兵法,也只是纸上谈兵,同定侯这种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大元帅带来的伤害可不是一个量级的。你仔细想想,臣说的对不对?”
他话毕,其他三位辅政大臣都陷入深思,包括皇帝也都在思索章文的话。
没办法,实在是章文的话太有说服力了,就算章文投敌,又能怎样,他手无兵权,可不如定侯手握十万大军有威胁性?
最终,在当皇帝和三位辅政大臣的商议下,暂时卸了定侯的征南军大元帅职务,暂由副将林奇带领大军前往柳州剿匪,朝廷这头也会尽快挑选出新的元帅人马,后快马加鞭同大军汇合。
只是这样的决定,注定不能让定侯满意。
定侯无比火大,但还记得这是在应心殿,拼命压制着想杀人的冲动,委委屈屈对皇帝说。
“陛下,撤臣元帅之职,臣无怨言。但臣心有冤屈,不得不诉。臣一腔忠心,都给了陛下,给了大魏。之前,无人上前领兵,臣主动领兵,为大魏献上热血,此乃臣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