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 《隆美尔传》作者:薛菲+李隽【完结】
第一章 少年隆美尔
1891 年11 月15 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埃尔温家族,却意义非凡。?g`o?u\g!o¨u/k.a·n?s¨h?u~.`c_o?m^
这一天,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一位元帅,他在德意志仗剑起家、以剑立国的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温床里,逐渐成了二战元凶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他不仅在世时声名显赫,而且死后也魔力不减。
这个人就是闻名于史的“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在家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卡尔,仅仅为了逃避期末的考试而自愿从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不久便死于疟疾。隆美尔的妹妹海伦,步父亲的后尘成了一名教师,并且献身于教育事业,终身未嫁。他最小的弟弟杰哈德,立志当一名歌剧演唱家,但是一直到1977 年去世时仍然成绩平平。
幼年时代的隆美尔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都不感兴趣,直到10 岁时他才逐渐活泼起来。他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打网球、骑自行车、滑冰都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渐渐地,小隆美尔也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征,比如强壮、自信、倔强、节俭和实用主义。
1898 年,隆美尔7 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
可是,海登海姆当地没有小学,他父母便让他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这样,以后就能够进入阿伦(德国南部一座城市)的小学读书。1900 年,隆美尔考进了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就读了5 年。1908 年秋,他开始在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5 年级读书,一年后升上六年级,这成了隆美尔从军前的最高学历。
这家中学的全名是格蒙登斯瓦比亚镇中学,这个名称在隆美尔的心中印象深刻,因为当他日后跻身将军、元帅之列时,与那些有着显赫家世、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行相比,心里总是自惭形秽,忆起当年这个普通的中学。
虽然后来隆美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青少年时代,他仍是个面色苍白、体弱多病的孩子,因此,他从不曾下决心去做一名军人,尤其是当哥哥投笔从戎后,他更觉得军旅生涯与自己无缘。
但是,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在社会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军人们也享有种种特权,德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大力扩充军备,军人成为第一热门的职业。尽管隆美尔本人并不太乐意从军,但是知子莫如父,老隆美尔看出隆美尔的性格绝对适合从军,他鼓励儿子,并且把自己的学生和儿子推荐给军队,比如在写给伍尔登堡军队的信中,老隆美尔就这样说 :“他,健壮、可靠,是一名很好的体操运动员 。”但是,不幸的是炮兵和工兵都拒绝了隆美尔的申请。1910 年3 月,第124 伍尔登堡步兵团通知他去报到,并进行了体格检查,医生发现他除有腹股疝外,其他方面均属正常。他的父亲特地为他安排了一次必要的手术,还给他买了一套军官候补生的军服。7 月19 日,离开医院后的第6 天,隆美尔加入了自己的团队,此时他刚刚满18 岁。3个月后他被提升为下士,6 个月后成了一名军士,1911 年3 月,又被送到但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德国的领土,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波兰,现在仍属波兰领土)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 按照德国军制,军官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军事院校来培养。当时的军事院校主要接纳出身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青年人加以训练。但是由于军队中的军官总是配备不齐,加上不断扩军使军官缺额更多,军事院校也接收了一批小资产阶级、僧侣、官吏、知识分子出身的人。¨c*h*a`n/g~k`a¨n`s~h-u·.?c¨o,m,隆美尔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这对他来说应该是比较幸运的。
但泽是个非常美丽的港口城市,到处都有宏伟的建筑。在当地驻军的军官团体中定期举行正式舞会,但泽市民们的女儿经常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娱乐活动。
军官候补生们也常常有幸光临,年轻的隆美尔便是经常光临者之一。在这儿,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一位别有风姿、漂亮而又苗条的姑娘所吸引,她的名字叫露西·莫琳。他们相爱了,开始了他们之间漫长的罗曼史。
1911 年11 月,隆美尔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由于他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