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堑壕战。这对德国是很不利的。但是就隆美尔个人来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却是相当幸运的。他在战壕里度过的时间很少,更多的时间是在较为自由的步兵战斗中度过的。一旦投入战争,隆美尔便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 斗兽”特性:冷酷、狡诈、粗暴、坚韧不拔和果敢机智。隆美尔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在比利时的一个村庄里。他一连24 小时都在巡逻,几乎没有合眼睡上一觉,搞得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恰恰就在这时,一队大约有20 人的法国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由于措手不及,法军很快占领了村庄。隆美尔立即带领部下发起反击,他大叫一声,一跃而起向法军冲了过去,几乎就在同时他开始了射击,几名法军应声倒地,残存者发起了反击,他的左腿被一颗步枪流弹打伤了。但隆美尔依然坚持战斗,有趣的是,他用一支空步枪同三个法国兵周旋,最终俘虏了他们。为此隆美尔荣获了二级铁十字勋章。这次战斗的规模很小,在整个战略中谈不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却给了隆美尔第一次实践的机会,并在他军旅生涯的开端为自己从事这一职业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从这场战役开始,隆美尔就形成了自己的战斗风格,即不论作战规模大小,只要有机会,一般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法。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在全团还是第一次将如此高的荣誉授予一个中尉。那是因为又一场令人疲惫的壕战,正当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刻,隆美尔带领一队士兵爬过100 码带刺的铁丝网,闯进了法军的主要阵地。他们来得是那样突然,阵地上的法军几乎惊呆了,就在他们还未反应过来的同时,德军迅速占领了四个地堡,并且凭借这些地堡打退了法军一个营的反攻。在敌人调派大批军队,重新组织反攻前,隆美尔带领士兵迅速撤出了阵地。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1915 年9 月,隆美尔晋升为上尉。这时他的哥哥卡尔在土耳其战场作战,因此他很希望自己也被派往新的土耳其战场。他甚至已经开始自学土耳其语言了,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是被派到了新组建的伍尔登堡山地营担任第2 连指挥官。组建山地营并非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投入作战,而主要是把它的各个连单独运用到山地进攻行动中,这是隆美尔喜欢干的事情。因此,虽然没有被分到土耳其,隆美尔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在这种特种突击部队中,他有更多的机会发挥机动作战的特长。此时的隆美尔,因为在这个职业上的出类拔萃,一反少年时的志向,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是名军人。他手下的一位排长西奥多·威尔纳回忆说 :“当我第一次见到隆美尔时,他是一名纤弱的,有点书生气的青年。但同时,他身上有一种神圣的热情,被这种热情所鼓舞,他总是渴望立即行动。他的这种精神渗入了大团队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被他那主动、勇敢、豪爽而又令人眩惑的行为所鼓舞,被他富于魅力的性格所吸引,在这种影响下,经过训练过的士兵都会成为真正的战士。战斗中的隆美尔还有一种特性,就是无论怎样劳累,他似乎永远不会疲倦,他仿佛看透了敌人,知道他们可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的作战计划往往是惊人的、出于本能而又自然而然的,很少有含混不清的情况。他具有一种罕见的想象力,这使他能够在最棘手的情况下找出最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在危急关头,他总是身先士卒地召唤我们跟随着他,仿佛根本无所畏惧。我们都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并无限地忠诚于他 。”1916 年11 月下旬,山地营被调往罗马尼亚,德军和俄军正在那里激战,隆美尔获准回去与露西完婚,11 月27 日他们在但泽举行了结婚仪式,那里是他们的爱情发源地,自然别有一番纪念意义。婚后不久,隆美尔即返回前线,指挥着一支从全营各山地连抽出3 名至7 名士兵组成的先遣队在罗马尼亚境内作战。在那里,隆美尔又轻而易举地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一次独立作战行动中,他趁着夜色潜入到位于敌军战线后方近10 公里远的戈根斯特村,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潜伏在村外的田野上,直到深夜,敌人已沉沉进入梦乡后,他突然发起进攻,400 多名罗马尼亚官兵睡眼惺松地钻出被窝,稀里糊涂地做了俘虏。这场战斗不久,隆美尔和他的战斗队就被调往法国,随后又返回俄国前线战斗,在那里,隆美尔负伤坚持战斗两星期,于9 月26 日,被调往一个更为紧迫的战场——意大利北部。这里的战场与法国截然不同——高耸的山峰、无底的深谷、陡立的峭壁、盘绕山梁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