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罢常遇春的简要叙述,朱元璋连忙伸双手将常遇春从地上扶了起来,口中还深情地道:“常贤弟,我朱某正需要你这样的勇士来助一臂之力啊!”
朱元璋当即就以“左副元帅”的名义封常遇春为“先锋大将军”。!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后来,朱元璋、徐达、周德兴、汤和又与常遇春盟誓结拜。这样,朱元璋四兄弟就变成了“朱元璋五兄弟”,常遇春也就成了朱元璋的“五弟”。
常遇春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材。有人说,如果单以军功论,常遇春是明朝开国武臣中仅次于徐达的第二号人物,功劳比周德兴、汤和都大。如果把朱元璋比做是一头猛虎,那他得了常遇春,便等于是如虎添翼了。
和州城的红巾军虽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毕竟粉碎了元军的大规模围攻,从而在和州城一带真正地站住了脚,为进军江南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还有,陈野先等元军在仓惶逃跑的时候,留下了大批粮草,这些粮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州城军民的温饱问题,但至少,和州城内的军民暂时是不会饿肚子了。+0¨0¢小`税·罔? !耕_辛.蕞,哙/跟随朱元璋出城与陈野先交战的红巾军官兵,是很难忘记他们凯旋回城的情景的,和州城内的军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还能走得动路,都一起涌出和州城外,几乎是狂热地欢迎他们,那万人空巷的狂欢场面,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难遇到几次的。
朱元璋自然也无比的兴奋。只不过,朱元璋的兴奋恐怕比别的人的兴奋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郭子兴的小女儿郭惠也挤在欢迎的人群中,不仅如此,郭惠还涨红了脸挤到朱元璋的身边冲着朱元璋大喊大叫道:“大姐夫,你带两万人就打败了十万元兵,真是了不起啊。”
朱元璋朝着郭惠笑了笑,还挥了挥手,看起来十分地冷静。朱元璋悄悄地想道:“等我打过长江占了集庆有了一块巩固的根据地后,我就再也不会放过你了。
郭氏兄弟和张天祐当然不会知道朱元璋关于郭惠的某种想法。他们都承认这么一点,没有朱元璋就没有和州城。,天`禧^晓′税¢罔· \追?罪/辛/蟑·结.所以,他们就诚心诚意地摆了一桌还算丰盛的宴席——当时的和州城,一时间很难搞到什么美酒佳肴——为朱元璋庆功。朱元璋在席间提出:“争取二个月内打过长江去。”
◎第22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张天祐提出疑问:和州城被元军围得伤了元气,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过来,二个月之内就想打过长江去,恐怕不太现实,即使能够打过去,恐怕也难以在江南站住脚。
朱元璋言道:“江北已经很难再筹集到多少粮食了,如果不尽快地在江南开辟新的根据地,那我们就要整天为吃饭犯愁。和州被元兵围了一个月,我们确实伤了元气,但江南的元兵也伤了元气,我们抓紧时间打过长江去,元兵肯定会惊慌失措的,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在江南找到一个立足之地。”
郭天叙表示同意朱元璋的意见,他似乎已被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征服了。他问朱元璋准备先攻江南的什么地方,又如何能弄到渡江的大批船只。朱元璋言道:“如果大元帅信得过我,这些问题就都由我来解决。”
郭天叙点下了头。他也很想早一点打到江南去,可怎么个打法,是否真的能在江南站住脚,他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了,便只有依赖朱元璋了。
徐达也参加了郭天叙、张天祐为朱元璋举行的庆功宴会。宴会散了之后,徐达笑对朱元璋道:“大哥,那郭天叙现在好像很信任你呢。”
朱元璋也笑着言道:“他现在很信任我,我现在也很信任他。”
徐达接着问道:“大哥,这种信任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朱元璋反问道:“二弟,你说这种信任关系还能维持多久?”徐达先是看了看天空,四月的天空,十分明媚。然后,徐达轻轻言道:“我想,等过了江之后,这种信任关系便不复存在了。”
朱元璋言道:“二弟,准确点应该这么说,等我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