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94章完结

第94章完结

朱元璋言道:“刘先生对朱某说过的话,朱某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求\书?帮/ /耕!芯~蕞*全*只不过,这一回的情况有点不同。朱某的意思是,先救援安丰,然后再继续对陈友谅开战也不迟。”

刘基缓缓地摇了摇头道:“大人,如果真的发兵安丰,那想再继续对陈友谅开战,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朱元璋笑问道:“刘先生是不是在担心,如果我出兵安丰了,那陈友谅会在背后攻击我们?”

刘基点头:“大人说的对,我以为,那陈友谅是绝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的。”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刘先生太多虑了吧?那陈友谅被我打得溃不成军,仓促之间,哪还有多少兵马能向我发起攻击?我去救援安丰,只不过是让那陈友谅多喘几口气罢了。”

朱元璋说得相当自信,仿佛陈友谅只是一条小毛毛虫,而且已经攥在了他的手中,他想什么时候捏死它就什么时候捏死它。刘基却道:“朱大人,有句俗话叫做百足之虫虽死而不僵。\6¢妖.墈,书,罔\ ,更,新?醉,全.更何况,陈友谅这只百足之虫现在根本还没有死啊!”

朱元璋似乎对“百足之虫”四个字来了兴致:“刘先生,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怎么去对付陈友谅这个百足之虫?”

刘基道:“让徐将军和常将军重回西线,集中兵力,一举拿下武昌!”

朱元璋稍稍地皱了一下眉头:“刘先生的意思是,张士诚去攻打安丰,我们不闻不问?”

刘基言道:“张士诚去攻打安丰,正好给了我们时间去拿下武昌,待我们拿下武昌、将陈友谅真正击溃之后,再回到东线与张士诚开战,这才是上上之策啊!”

朱元璋道:“刘先生说的这上上之策,我懂。我本来也就是想这么做的。可后来我又想,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安丰就肯定会被张士诚抢去。凭刘福通现在的实力,根本守不住安丰。”

刘基立刻问道:“大人为何在乎一个小小的安丰?”

朱元璋回道:“如果安丰在我的手里,那就至少有两点好处。?5/2.m+i¨a*n?h?u^a+t^a+n_g·.\c¨o-m/第一,张士诚不敢轻易地向北扩张,第二,元朝的军队如果南下,就必须先拿下安丰,这样,我们便有了时间去做必要的准备。”

一直默然不语的李善长此时言道:“听大人的话,大人是把安丰当作一颗钉子钉在了元兵与张士诚之间了。”

朱元璋道:“李先生的这个比方非常恰当。只要安丰不失,元兵就不好南下,张士诚就更不好北上。”实际上,元军如果真要南下,一个小小的安丰城是根本挡不住的。不过,从战略的角度上来看,朱元璋的这种说法还是能够站得住脚的。所以,听了朱元璋的话后,李善长就又闭了嘴。第二天(龙凤九年三月初一),朱元璋亲率近二十万大军并徐达、常遇春、汤和诸将,离开应天城向北开去。留守应天的李善长、刘基和周德兴等人,一起赶到城外为朱元璋送行。朱元璋信心十足地对刘基等人言道:“要不了多久,我就会回师应天,西攻陈友谅!”

李善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预祝朱元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刘基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顺在李善长的后面,也说了几句“马到成功”之类的话。就这样,朱元璋开始了他的救援安丰大行动。安丰和应天城的直线距离有四百多里,从苏州到安丰,路程比从应天到安丰还要远,但因为张士诚的部将吕珍走得早,速度也快,所以,朱元璋离开应天城之前,吕珍的十万大军就已经把安丰围困了一个多月。

安丰的城池很小,粮食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和他的残兵剩将们能在这里坚守了一个多月,也着实不容易。那吕珍面对着如此顽强的刘福通,即恨得咬牙切齿,又在心中暗暗地钦佩不已。然而,一个多月以后,安丰城内的情况就变得万分严峻起来。城内的粮食吃完了。不仅仅是粮食了,凡是能吃的东西,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