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多数都是小型战船,小到只有仰着头才能看见对面船上的敌人。朱元璋的劣势很明显,可优势也很明显。就士气来说,陈友谅久攻洪都不下,士气大为低落,而朱元璋千里救危城,士气极为高涨。再就军事谋略而言,撇开朱元璋不说,李善长、刘基等人满肚子都是主意,徐达、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俞、通海等人谁都是能够独挡一面的战将,且上下一心、同仇敌忾。陈友谅就不同了,唯我独尊又任人唯亲,搞得内部矛盾重重,谁也不敢轻易地提意见。还有,朱元璋有洪都等地的后勤供应,而陈友谅则几乎毫无后勤保障。
大军在鄱阳湖南岸集结好了之后,陈友谅洋洋得意地对陈友仁、陈友贵及张定边等文臣武将言道:“朱元璋从水路来挑战,岂不是找死?”
虽然陈友仁、陈友贵和张定边等人都因为洪都久攻不下内心沮丧万分,但也还是强打起精神附和陈友谅道:“陛下英明!大汉战船威力无比,朱元璋从水路而来,只能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