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由于有苏联国境外的许多国家效仿,经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是却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1939年8月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了著名的“不侵犯”条约。可是不到两个星期,希特勒从西部入侵波兰,占领了该国的半个西部。快到年底时,苏联发动军事入侵,威胁着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独立民族,这三个民族都没有抵抗就自动缴械,并最终归属于苏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迫于苏联势力的威胁也被吞并了。芬兰在威胁面前不肯低头,但是苏军一次入侵就占领了整个芬兰的领土。常为上述吞并行径打着的一个幌子就是苏联需要这些领土来防御纳粹德国的突然袭击。但是当战争已结束、德国被彻底击败以后,斯大林并没有表示放弃对所占据领土的控制(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没有他的追随者)。
第二次大战结束时,苏联占领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顺从苏联的共产党政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也在南斯拉夫出现了,但是该国没有苏联军队,因而没有变成苏联的卫星国。为了防止东欧其他共产党国家走南斯拉夫的道路,斯大林在东欧的卫星国也搞了清洗异己分子的运动。就是在第二次大战刚结束期间,美国和苏联开始了冷战。虽然人们宣称杜鲁门和西方领袖们对发动这场冷战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斯大林做得也真有点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