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初的一天,罗马举行公民大会,保民官马尼利乌斯提出一个提案:任命庞培担任同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斯六世作战的统帅,取代已取得重大战果的鲁库鲁斯,并接管其军队。¨二\芭+墈¨书!王+ /最^鑫.漳,节+哽*新*筷\
满心欢喜的庞培来到东方,他先同本都国王谈判,要求本都无条件投降,遭到拒绝,于是他指挥大军展开围攻,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击溃了米特里达提六世的军队。不久,侥幸逃脱的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服毒身亡,庞培胜利结束了米特里达提战争,战后他把比提尼亚和本都合并为罗马行省,又把叙利亚变成罗马行省,还在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各处活动,进行干涉,在加拉太等地扶植了新国王,使东方一些国家处于罗马的奴役之下,庞培成为东方一些国家的“王中之王”,权力和威望达到了顶峰。
公元前62年,庞培满载着东方的战利品返回罗马。公元前60年,他同恺撒和克拉苏秘密结盟,即历史上的“前三头同盟”。为了与恺撒更好地勾结和利用,年近50岁的庞培娶了恺撒之女、年仅14岁的尤利娅。
“三头同盟”是三人为了各自利益,为了实现个人独裁而组成的临时结合体。¢鸿*特¢晓.说\王· `追,蕞!薪/璋\结?公元前53年克拉苏死于帕提亚战争,宣告了“三头同盟”的结束。庞培和恺撒的关系也因尤里娅的死去而破裂。两人之间争夺独裁权力的内战势在必发。
公元前48年,庞培和恺撒的大决战展开。战争伊始,庞培集中所有的骑兵打击恺撒骑兵。恺撒见此情景,立即向早已埋伏的步兵发出进攻信号,于是伏兵突然进击,举起长矛向庞培骑兵的脸上猛刺。庞培骑兵难以招架,狼狈而逃。庞培军左翼彻底溃散,其余军团看到左翼已败,也不战而退,结果全军覆灭。
在侍卫的掩护下,庞培从乱军丛中逃出。他逃向埃及想寻得一个藏身之所。公元前48年9月28日,就在庞培乘坐的小船靠岸时,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的侍从挥剑刺向他的脊背,结果了庞培的性命,终年58岁。
战神恺撒
第21章 争战中的帝国(4)
在古代的罗马,地中海的强盗们在海域里打劫,抓住了一个年轻人。\j*i?a,n`g\l?i¨y`i*b¨a\.·c`o¨m¢这位年轻人衣着华丽,举止优雅。强盗们向他索要20塔伦(古罗马希腊货币名,约合十万美元)赎金将他释放。
赎金送来后,年轻人被释放了。这位年轻人走时告诉强盗,他的身价应值50塔伦,并发誓要逮捕强盗们,并把他们处死。不过几日,这群强盗们被捉获了,并被送上了十字架。强盗们临死时认出了站在他们面前下达命令的人,正是他们索要20塔伦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就是古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统帅和政治家恺撒(约公元前100年~公元前44年)。
恺撒于公元前100年出生于罗马古老的显赫的尤利乌斯家族,少年时便有非凡的抱负,他崇慕权力和荣誉。由于良好的家庭背景,他受到高等的教育,曾到罗得斯岛学习修辞学和演说术,并且曾拜在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毛路门下。因而恺撒不只拥有政治家的野心,而且拥有文学家的才华和雄辩滔滔的口才,这使得他在政治道路上如虎添翼。
一次,恺撒和几个朋友经过一个贫穷的小村,有人开玩笑说:“难道在这个小角落里会有人想争居首位吗?”恺撒听了认真地说:“我宁可在这里当老大,也不愿在罗马当老二!”
18岁时恺撒娶了著名的民主派人物秦纳的女儿科尔涅利娅为妻。后来,为了躲避政治迫害,他不得不过了一段流亡的生活。
公元前78年,危险消除之后,恺撒又回到罗马,对曾任马其顿总督的格涅乌斯·科尔涅利乌斯·多拉伯拉提出控告,指责他贪赃枉法。虽然多拉伯拉被宣告无罪,但恺撒却因此而得到巨大名声。
当时的罗马处于共和时代的后期,元老贵族和民主派之间斗争尖锐。享有公民权的只是罗马城内的奴隶主和自由民,而城区以外,意大利各地和海外行省的自由民却享受不到罗马的公民权,但却要担负着和罗马自由民一样的义务。恺撒接近平民,进行着反对元老贵族的活动,这样他在平民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在政治道路上,恺撒还善于以金钱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