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的议会军杀得国王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6?妖+墈\书~蛧′ ,勉^废_粤¢黩·这次战斗,王军损失了4000多名士兵,查理一世在北方的据点被摧毁,战局迅速扭转。克伦威尔在战斗中表现出于卓越军事才能,人们称他为“铁人”,“铁骑军”也声震全国。
1645年,议会军改组成“新模范军”,由战功显赫的克伦威尔出任副总司令。克伦威尔虽然只是副总司令,但因总司令无能,他掌握着实际指挥权。1645年,“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歼灭国王军的主力。次年,国王的大本营牛津被攻克,内战以议会军的胜利而告终。克伦威尔在内战中战功卓越,凭借军事实力掌握了英国的统治权。
1649年1月30日,在克伦威尔主持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就这样,统治英国近千年的封建制度结束了。5月19日,国会宣布英格兰为共和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随着克伦威尔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他的个人野心也膨胀起来,已不满足于仅仅指挥军队,他要独揽大权。~兰?兰¢文*穴\ ~耕+鑫,罪·筷?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命令士兵强行解散国会,又从各郡选择亲信140人,于7月组成“小国会”。12月12日,小国会宣布将政权交于克伦威尔,国会自行解散。16日,伦敦举行盛大典礼,庆祝克伦威尔成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护国主”。
第42章 资产阶级革命(3)
护国主集各种大权于一身,并且是终身制。克伦威尔还兼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拥有立法权和对国家法令的最后否决权;和国务会议共同拥有行政权。但克伦威尔仍不满足,1657年,他改护国主为世袭制,使自己成为没戴王冠的国王。他从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变成了一个军事独裁者。
但好景不长,克伦威尔于1658年9月因病去世。死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墓地。3年后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的尸体被挖出吊在绞架上,头颅也被割下挂在旗杆上。但是,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英名是无法抹掉的。*萝¢拉¢暁¨税* ^已_发′布\嶵¢芯,蟑\結?
光荣革命
克伦威尔死后,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为护国主。理查既不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又不是善于操纵政界的政治老手,上台仅八个月,就在军官集团的逼迫下,辞去护国主职务,护国政府随之解体。
此后,国家政权落到了高级军官集团手中,他们谁也不服谁,你争我斗,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一片混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把流亡在法国的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回英国。
查理二世接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为了能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他表示赦免所有参加过革命的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承认在革命期间获得土地的人的产权,甚至宣称如果他当上国王后,政府将由国王、上院和下院联合组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高兴,1660年5月26日,查理二世被迎回伦敦,重登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但不久,查理二世就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开始了反攻倒算,他残酷迫害过去的革命者,把凡是参加过审判查理一世的人都加以“弑君者”的罪名,判处重刑。活着的一律处死,死去的也不能放过。
由于查理二世流亡期间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庇护,所以,在国家大事上一概听从路易十四的支配。他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卖给法国。敦刻尔克是重要商业港口。他这样做的结果,使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唯一立足点,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英国人民极为不满,认为这是“丢掉了挂在腰带上的一把钥匙”。
1685年2月5日,查理二世死去,詹姆士二世继位。他的封建统治变本加厉。詹姆士二世一上台,便公开宣布信仰天主教,释放大批被监禁的天主教徒,并安排他们出任军职。后又颁布《信仰自由宣言》,废除了限制天主教的法律,企图将天主教变为国教。
这就意味着革命时那些靠没收天主教会势力的土地而致富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将被迫退还这些土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