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 第108章完结

第108章完结

第43章 资产阶级革命(4)

他反对天主教会,激烈谴责教士的贪婪和愚民的说教,他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并当众烧毁。《哲学书简》的发表,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

为了躲避迫害,伏尔泰来到法国与荷兰交界处的一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悲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查第格或命运》,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以及科学论著《牛顿哲学原理》。

1750年6月,伏尔泰离开巴黎到普鲁士,来到了一个比法国更黑暗,更残酷的封建专制国家,伏尔泰幻想借助“开明君主”的力量,进行某些社会变革,实现启蒙主义理想。!萝~拉?暁·税- `勉!沸\岳+独.然而,德皇腓特烈二世只把伏尔泰当作宫廷点缀,给外人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实际上他实行的是军国主义的野蛮扩张政策。伏尔泰丝毫不能改变德国现实,1752年,他离开柏林。

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20年。在这期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著论,包括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哲理诗《自然规律》等,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

伏尔泰虽然远离巴黎,却仍然关心法国社会现实。他晚年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它们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欧洲各地流传,推动了思想运动的进步。当时欧洲成千上万的哲学家、艺术家、演员慕名拜访伏尔泰,还有人给伏尔泰写信求教,伏尔泰都热情接待或回信,小小的费尔奈庄园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伏尔泰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为无辜受害的人士奔走,最典型的是发生在1762年的闻名欧洲的卡拉事件。*a\i′t^i~n/g+x^i^a`o^s·h¢u~o^.^c\o!m*当时法国阿贝维耶地方一青年骑士拉·巴尔被宗教裁判所制造的冤案处以极刑,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本伏尔泰的《哲学辞典》,也作为罪证之一。该书同时被焚毁。伏尔泰曾努力为拉·巴尔平反,奋斗了十余年,终未成功。

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回到巴黎,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巴黎剧院上演了他的新作悲剧《伊兰纳》,演员们在舞台上抬出他的大理石半身像,还为石像举行了加桂冠的仪式。同年5月30日,伏尔泰因病逝世。

攻占巴士底狱

在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座高大的城堡,它就是巴士底狱。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式样建造起来的。起初是为了抵抗英国人的袭击,所以就建在城门前。

后来,由于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狱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一座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功能。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18世纪的法国,国民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平民。第一、第二等级的人数只占全国人口的1%,但他们有权有势,占有全国1\/3的土地,却不用缴税。他们还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提高税收,设置关卡,千方百计地剥削人民,引起了广大人民的不满。

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了榨取更多的钱供他挥霍,召开了三级会议。在三级会议上,路易十六竟然要求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状况最窘迫的平民,拿出钱来解决国家的困难。

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他的诡计,趁机提出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理所当然遭到了路易十六的拒绝。于是第三等级的代表宣布退出三级会议,成立国民大会,后来又改为制宪会议。

第三等级代表的叛逆行动引起了国王的震怒和恐慌,他马上出动军警,封闭会场,禁止国民议会开会。

国王的专制行为,不仅没压住第三等级代表的反抗,反而在他们胸中燃烧的怒火中撒了一把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