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4年,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台能同时纺8根纱的纺织机,后来经过改进,竟能纺出130根纱。+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他把这项发明归功于自己的妻子珍妮,所以就给这个纺车起名为“珍妮纺纱机”。但这种纺纱机也有致命的缺点,即纺出的纱细而且易断,并且还要人力推动。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在詹姆斯的纺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以马力作动力的纺纱机。两年后,他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克朗明德建立了以水力作动力的工厂,用水力代替了人力,纺出纱坚韧而结实,克服了珍妮机的两个主要缺点。从此开始了以工厂代替手工作坊的过程,开辟了现代工业的新时代。
后来,童工出身的纺纱工人塞缪尔·克伦普顿经过五年的反复践,于1779年发明了新型纺纱机。后来又经他人改进成自动纺纱机“骡机”,每架机器同时可纺三、四百个纱锭,而且纺出的棉纱精细而又结实。
这样,纺纱机械化的技术问题基本上解决了,纺纱的效率大大提高。*躌?4.墈/书_ ¨首\发-于是,纺纱和织布之间又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织布技术的革新又成了当务之急。
1785年,卡特莱特在木工和铁工的协助下,制成了自动织布机,提高织布工效40倍。在纺纱和织布过程机械化的同时,棉纺织工业中的净棉、梳棉、漂白、染整等一系列工序也采用了新技术。毛、麻、丝等纺织部门亦逐渐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
要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还必须解决动力问题。这为瓦特发明蒸汽机创造了条件。瓦特在总结了前人科研成功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并很快投入使用。1784年,英国建成了第一个蒸汽机纺纱厂。蒸汽机的发明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从此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几乎各个产业部门都发生了深刻的技术变革。在钢铁方面,发明了用焦炭代替木炭炼铁的方法,炼钢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这些领域的革新,又刺激了交通运输业,开凿运河、公路改良、铁路兴建和交通工具的机械化随之而来。,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
1812年亨利·贝尔建造的蒸汽船试航成功,7年后,英国建立轮船航运公司,范围远达大西洋各个地区。
1804年,特里维西克发明火车头,1823年,英国出现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850年,英国已建成铁路6000英里,传统的水路、陆路运输退居次要地位。
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降低了运费,加快了货运的周转速度,方便了劳动力的流动,反过来又是技术革命如虎添翼,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工业革命使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加强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加紧殖民扩张,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后来,工业革命从英国传到了欧洲大陆,19世纪的时候又传到北美地区,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工业革命,帮助这里的新兴资产阶级打击封建势力,夺取了政权。但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势力,四处侵略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壮大起来,他们洋洋得意,政治上的要求也越来越要得到满足。
富有的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而广大的无产阶级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在政治上毫无权力,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状态。工人们每天要工作16~18个小时,资本家还大量雇佣低工资的女工和童工。
这就是宪章运动的历史情况。
1836年,英国伦敦一个叫洛维特的木匠,发起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第二年就和同会中激进的议员商讨拟定了有关普选的6项主张:
第一,凡是年满21岁,身体健康、没有刑事犯罪记录的男子都应该拥有选举权;
第二,选举时必须是秘密投票;
第三,全国各选区应该按照当地的居民人数排定,选区选出的议员名额也应当与人数相适应;
第四,国会应当每年改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