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不小心,贝尔把硫酸撞洒了。?s-o·s^o¢x!s!w*.*c·o+m+这下他可着急了,不由自主喊道:“沃森,快点儿,出危险了!”
这时,忽然听到楼板一阵响,沃森出现在眼前。
贝尔手忙脚乱,正在着急地收拾,突然他高兴地意识到了什么:“沃森,你从设备里听到的?”
沃森高兴地说:“是啊,我们成功了!”
贝尔欢呼起来,东西也顾不上收拾了。
1878年,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人类第一次长途电话通话,当然还是贝尔与沃森二人了。
早在两年前,他们就已经取得了传话器与听筒的专利。在博览会上,他们的发明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快电话就推广开来。当然,这一成功还得益于爱迪生的发明,为了使电话跨越长距离,爱迪生改进了电话的送话器,在其中加大了感应线圈,使电话达到了实用化。发明电话后,贝尔正式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
1862年的夏天的一个下午,一位29岁的青年人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来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城郊的一条河边,选定一个合适的地点之后,三个人放下手里的东西,开始忙碌起来。\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
那位青年把一支封好的、装有什么东西的玻璃管放进一根锡管里,装上导火索,点燃之后,扔进河里。猛然听到一声巨响,水柱升腾,浪花飞溅,大地都在震动。岸上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爆炸之门被我们打开了!”
这个主人公就是瑞典的科学家、闻名世界的化学巨匠、“炸药大王”诺贝尔。
诺贝尔,全名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祖父是名军医,父亲伊曼努厄尔·诺贝尔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致力炸药、水雷及其他爆破性化学的研究。受作为发明家的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也热衷于发明创造。
9岁时,诺贝尔随父亲迁居俄国,后又游历了德国、意大利、法国,眼界大开。他17岁那年,父亲派他到美国学习造船工程学。
第58章 科学革命(5)
在此期间,诺贝尔经常到郊外游玩,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锤砸石头,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他们劈山斩岭,花费很大心血和劳动。′j′i¢n\r?u~t-a,.~c′o.m¢这在他的心中留下很深印象,他经常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花费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两年后诺贝尔返回彼得堡。当时诺贝尔的父亲正帮助俄国人造水雷,诺贝尔回来后做了父亲的助手。
老诺贝尔发明的水雷爆炸能力极差,使用也很不方便。能不能创造一种更好的水雷呢?诺贝尔就此与父亲多次探讨。“好的水雷要有好的炸药”,老诺贝尔提出了问题的关键。“可目前没有更好的炸药。”1859年,在获得父亲的支持后,诺贝尔回到瑞典,创建化学工厂,专门研究炸药。
1866年,诺贝尔终于制造成功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极强,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炸油”,被全世界普遍使用。但这种液体炸药非常容易爆炸,运送它的火车和船舶常常因震动和颠簸而引起爆炸。
“怎样使炸药能够安全运输呢?”诺贝尔开始了新的研究。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声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诺贝尔毫不气馁,忍住悲痛,继续研究。
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几百次的试验。4年以后,经过自己艰苦、认真地工作,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诺贝尔把液体炸药吸入一种硅土中,这样,即使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摩擦、震动,炸药也不会爆炸,它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这样,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就问世了。相应的,诺贝尔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这就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使人类有计划的利用炸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