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弗洛伊德相信,男孩子第一个爱慕的对象是他的母亲,同时把父亲看成是母亲之爱的竞争者。
然后,弗洛伊德又试图用“伊莱克拉”情结用于描述女孩子的类似的恋父现象,但“伊莱克拉”的学说不像恋母情结那样广泛地适用。男孩子对父亲害怕与忌妒的感情里交织着罪过感,同时这有一些爱的感情。作为这种早期的心理体验的结果,孩子们的性感情受到压抑,直到青春期。这时由于他们身体的生理变化,这类情结又开始凸显。
弗洛伊德声称男人的若干生活目标是:
把自己从母亲那里解脱。
与父亲和解。
找一个与母亲不同的爱恋对象。
“这些任务,”弗洛伊德写道,“是每一个人所担负的: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难得以理想的态度处理这些任务。”
弗洛伊德表明了性是如何塑造人格的,表明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里,被遗忘的、不幸的生活体验将来会引起怎样的麻烦。
1905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他的《性欲理论三讲》,他把关于人的性感情的结论写入了书中。弗洛伊德认为《梦的解析》和这本《性欲理论三讲》是他最重要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