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西洋之间,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它西起克里斯托巴尔,东至巴尔博亚,全长68公里,加上连接两洋的深水段,长81.3公里。
在未建运河之前,人们苦于绕道南美洲的艰辛航程,积极寻找便捷的通道。人们煞费苦心地研究南北美洲的地理形势,发现在南北美的大陆之间,北起危地马拉,南至巴拿马,有一条从西北向东南延伸、长达2900公里的狭长地带,命名为中美地峡。
这一地峡南端,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到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横亘着一条南北长740公里、东西宽60至180公里的地带,叫做巴拿马地峡。
1513年9月,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亚在巴拿马地峡做了一次考察,在地峡一侧的一座山的顶峰上,巴尔博亚发现了地峡的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色海洋,这个蔚蓝色的大洋就是现在的太平洋,因此,巴尔博亚也被称为太平洋的发现者。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发现,如果巴拿马地峡通航,人们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就不用再绕过南美洲的南端了,于是,他驱使当地的巴拿马人修筑了一条连接两大洋的石板大道,用以转运西班牙人从太平洋掠夺来的财富。为了使船只能在巴拿马地峡通航,卡洛斯一世决定再开凿一条运河,当时甚至还制定了具体的方案,但这种方案最终因有限的技术条件和施工能力没有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