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濒临崩溃,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而且劳动力在战争中损失了将近70万。
意大利统治阶级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于是,意大利国内的工农革命运动迅速高涨起来:工人罢工夺取工厂,农民则夺取地主的土地。
在这种历史夹缝之中,墨索里尼凭着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发现了夺取政权的希望。
墨索里尼于1883年7月29日出生在意大利普雷达皮奥省的瓦拉诺·迪科斯塔。他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是早期意大利社会党党员。母亲是农村小学教员。但是,墨索里尼没有继承父母的秉性,从小骄奢野蛮,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还常常躲在厕所后面看女老师大小便。
一所学校开除了他,到另一个学校后也是恶习难改。不过,墨索里尼也十分聪明,口才出众。有时他的见解荒诞不经,但说起来却口若悬河。有一次考试,他一口气说了半个小时。主考老师说:“我佩服你的口才、你的雄辩。可是,你离题十万八千里了。”说着,打了个零分。
放假回家,墨索里尼总是练习演说姿势,母亲说:“你为什么老是这样?”
“这有什么奇怪?我将来要让整个意大利听我的指挥。”
到了十三四岁,墨索里尼被送到福林波波利的师范学校学习,苦熬六年,获得了毕业文凭。毕业后,他只教了一年书,便离家远行,到瑞士、奥地利等国闯荡。为了填饱肚子,墨索里尼要过饭,做过泥瓦匠、伙夫、裁缝、脚夫、翻译等,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参加当地的群众集会,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