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 第209章完结

第209章完结

肯尼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召集由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参谋长联席会议等方面的负责人和一批顾问参加的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对付苏联的行动对策。,吴/4\看·书~ `追~嶵?欣.彰/劫?会上,有的人主张实行海上封锁,有的人主张采取进行军事打击。最后,肯尼迪考虑到苏联实力的强大,决定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为了避免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产生摩擦,美国对外宣称这次行动为“海上隔离”。此外,美国还在佛罗里达集结重兵,数百架战略轰炸机随时待命。

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演说,宣布美国将对古巴实行封锁。此后,肯尼迪还命令部署在加勒比海域的180艘美国舰只,对前往古巴的船只进行拦截和检查。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

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着实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于是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并发表声明,如果苏联船只遭到拦截,苏联将会予以回击。此刻,在赫鲁晓夫的命令下,一支由25条商船和战舰组成的苏联船队正向美国海军的警戒线冲来。+w.a*n^b~e¨n?.^o*r+g.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肯尼迪的强硬态度,赫鲁晓夫软了下来。当苏联船只在即将到达美国警戒线时,突然掉头返航。

10月26日,赫鲁晓夫写信给肯尼迪,保证不再向古巴运送武器,已经在那里的予以撤回。作为交换条件,他要求美国即刻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保证不再入侵古巴。但在27日的另一封信中,赫鲁晓夫又提高了要价,要求美国也从土耳其撤走导弹,苏联将保证不侵入土耳其或干涉其内政。肯尼迪经过反复论证,回函接受赫鲁晓夫26日的来信,对27日的来信不予理会。

10月27日,肯尼迪约见苏联驻美大使威胁说,如果29日得不到回答,美国将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28日,美军做好了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进行轰炸的准备。

就在这一天,吓破了胆的赫鲁晓夫急忙复信给肯尼迪,再次做出退让,表示要在联合国的监督与检查下拆除和撤走导弹。很快,苏联人开始了行动。不依不饶的美国人强横地在公海上对从古巴运走导弹的苏联船只进行“舰靠船的观察”,美国军用飞机近对距离陈列于苏联甲板上的导弹进行空中拍摄。,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

12月6日,苏联运走全部导弹和轰炸机,经过核实后,美国也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随之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美苏之间对世界霸权的激烈争夺。以赫鲁晓夫在肯尼迪的威胁面前一再退让上看,苏联的实力明显不足。但苏联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原先的目的,赫鲁晓夫用撤出导弹换取了美国不入侵古巴的保证,并在禁止核试验上跟美国人达成了某种默契。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是一个联合的政治和经济集团,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美国与西欧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西欧一些国家利用“美援”和美资,进行了大规模经济重建工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则开始衰退。

第二次世界观大战以后,美国一直把西欧作为主要销售市场,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后,力求摆脱美国控制,维护自己的市场。要实现这种目的,建立一个排他性经济集团势在必行。大垄断集团之间也相互结合,彼此渗透,建立起了一些跨国垄断组织。同时,它们也要求各国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互相流通,打破国界,扩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共同体应运而生。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主张把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炭与钢铁工业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领导下,形成一个一体化国际组织,即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还欢迎欧洲其他国家加入该组织。舒曼的倡议很快得到了联邦德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响应。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外长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规定,建立6国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各种关税限制,调整各类煤、铁及钢的生产和销售。《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于1952年7月25日生效,有效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