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15章完结

第15章完结

推倭,同上一折请赦,他们才得获释•共计在狱中18个月。

包天笑记忆中的知识分子

王学泰谈到自己读《钏影楼回忆录》时的感受说:“该书所记多是当时三四流的知识分子,就是这些人物也多是个性鲜明、不随人俯仰、具有独立人格、有学、有品、有趣的人。把他们与我们这些一望尽是‘黄茅白苇’的芸芸众生相比较,则高下立见。”

其实,包天笑回忆录中也有不少一流的知识分子,如严复、章太炎、史量才、邵飘萍、张元济、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其他如黄炎培、马相伯、林白水、苏曼殊、苏叔同、沈恩孚、马君武、狄平子、陈景韩、雷奋、于右任、汪精卫等,也都不是“三四流的知识分子”。

包天笑(1876—1973),从晚清以来。曾在《时报》14年。在辛亥革命前夜,时报的息楼是个群英毕集、高谈阔论的场所,他参加过南社、江苏教育会等团体,交游极广,他的有些回忆非常生动、传神。

先说严复,19世纪末,他虽以《天演论》震惊学界,迅速在文坛上走红,官场上却走的是背运,成了“直隶候补道”,更兼他吸上了鸦片烟,性子更懒散了,所以经济上很穷。经人介绍,他向做过南京高等学堂监督的蒯礼卿借了3000元,因为还不了债,正好他手头译了几部书稿,自己没有资本出版,也没有人接受,七部译稿就成了他给蒯礼卿的偿债之物。蒯专门派包天笑等到上海开设了一个金栗斋译书处,严译名著《原富》、《穆勒名学》、《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等就是这样问世的,虽然比不上《天演论》,却也传诵一时。《穆勒名学》出版,许多人不明白“名学”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学问,正好严复到上海来,就请他举办一次名学演讲会,张元济、郑孝胥等人都来听。本来约定下午两点钟,严复到了三点以后才来,原来他烟瘾发作,午睡起来吸足了烟才能出门。难怪迟到一“他留着_一抹浓黑的小胡子,穿了蓝袍黑褂(那时没有穿西装的人,因为大家都拖着一条辫子),戴上一架细边金丝眼镜•而金丝眼镜一只脚断了,他用黑丝线缚住了它。他虽是福建人,却说的一口道地的京话。他虽是一个高级官僚,却有一种落拓名士派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