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帝国尽头是民国 > 第57章完结

第57章完结

牛”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王芸生因为在《大公报》编写《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专栏而一举成名,被看作中日问题专家。

1934年夏天,他有机会上庐山,与蒋介石等政要都有直接的接触。就是这一次。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对他说:“日本侵略中国,好比老鼠食牛,像似很难的;但是这个牛若老是像死的一样不动弹,早晚也有被老鼠吃完了的一天。”这番话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希望中国不要成为一 A王芸生头不动弹的牛,要有点“气”。他和朋友聊天,常常感叹一个“气”字:“中国幅员广大,没有‘气’贯通着,便成许多块不相联系的碎土;中国人口众多,没有‘气’蓬勃着,便不啻一群死人。”此后,他写的很多文章有意无意间倡导从容赴死主义。他说:“我们在历史上尽管也有文天祥、史可法等动天地、泣鬼神的人物,从容赴死的精神却是中国人所最缺乏的。”

当然,仅有“气”,仅有“从容赴死主义”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根子上解决中国的出路。从1936年冬天到1937年春天,抗日战争的大幕即将拉开,立志生平以文章报国的王芸生一连发表了六篇“寄北方青年”,不仅讨论当时迫在眉睫的救国问题,而且讨论更为重要的现代化等问题。对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时刻关心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为此不停地思考、行动,这只是个常态,王芸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但他的思考提供了许多独特的东西。作为一位经历时代风云变幻的报人,一位深人研究过近代以来中国与日本关系的学者,他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加上他满含热情的文笔,打动了许许多多青年读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的观点,与他商榷的人也接连不断,在他自己的文集中附录了不少来信和文章,其中有赞同他的,也有与他论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