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充分听取并采纳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三要言语得体。“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与配合对象勾通,让其愉快接受协调,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慎用指令性语言,多用商量的口气,不能用“上方宝剑”来压人,以免伤了和气,影响感情。四要心平气和。在事情多心情烦、协调几次不成;听到“不同声音”时,不犯“急躁病”,容得下话,容得下人,容得下事,经得住委屈,有“代人受过”的气量和涵养,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而应及时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一些重要事情的协调,只要在总体上符合时间要求,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一天不行就两天、三天,直到协调成功。
这一点感受可谓最深了。无论完成领导交办的任何事情,协调时我都是坚持按照上面四点做的,效果还不错。这不,最近与某单位联合牵头个事情,开始对方不太配合、态度敷衍,我不急不许不怨,耐心说服,以诚服人,主动协调,你不想干的,我来干、补好台,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多磨点嘴皮子嘛。结果,“不打不相识”,几次“切磋”、增进了解后,对方觉得你这个人还不错、值得交,开始主动配合、替你考虑了,后来还主动请你吃饭了。人家一不求你,二不是你下级,只是通过工作认识你,凭什么要请你客?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琢磨和总结,可能是你的人格魅力无形中影响人了吧。与人打交道也是一门艺术啊,深不可测,有道可寻,就看你用不用心了。
同时,把握分寸要“清”。分清主次缓急,头脑总是很清醒、有条理。有时自己手上有工作,但领导不一定知晓,同一时间内一个或几个领导又交办事,在头绪繁多,事务纷至沓来的时候,就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日忙于应付,疲于奔命。根据任务轻重,时限长短,或根据领导指示,把住轻重缓急,抓重要工作,兼顾其他,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哪些急办、哪些缓办,哪些公办、哪些私办;哪些原则性较强、哪些事务性较强,哪些容易办、哪些难办,哪些正常途径办、哪些非正常途径办,办事人在头脑里都要过“筛子”转三圈。当领导交办事和自己业务工作有冲突时,先办领导交办的事;当领导职务不同时,先办职务最高者交办的事;当领导职务相同时,先办时间要求最紧的事;当领导职务相同而时间要求不紧时,先办最先受命的事。
最后一点,反馈汇报要“早”。坚持多请示早报告,主动反馈信息,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声,就是对领导的高度负责。特别是对领导交办的那些比较难办、耗时较长的事,更要及时向领导请示报告。如领导交办某专项问题调查,除事前周密计划外;事中还要主动汇报进展或完成情况。积极主动想办法,围绕领导总体意图创造性地抓落实,化解矛盾,消除误会,强力推进,把事情办得尽量圆满。事后要核准通气,确保不出差错,并及时将办事经过、结果反馈,使领导心中有数,便于决策或对某些不清楚、不满意的地方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做到上述五条,我觉得,在不违背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大部分事情都能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