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着的人还真的不客气,伸手就过来要掐,但最后到底没舍得下重手,假捏实摸了两下就作罢。
嬉笑打闹了没几句话,外卖就送过来了。启苏躺在床上不愿动,自然是九染泽过去拿的外卖。没当人去拿外卖倒茶倒水,他哼哼唧唧软着声音躺在床上撒娇的时候,总是极高兴的。总有一种错觉,觉得九染泽也是喜欢自己的,所以才会这么任劳任怨。
九染泽把汤面小心翼翼的递给人,叮嘱了两句小心汤洒下来后便自顾自的吃。启苏时不时听到,他的微信消息提示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因为九染泽嘴角不自觉的上翘而变得有些刺耳。
吃完饭,九染泽说,他要走了。
启苏看到这个消息时,想跟他说些什么。
九染泽与启苏的前半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启苏该说些什么,去证明启苏已经足够成熟。
可启苏该说什么,能说什么。
犹豫良久,启苏把语句删删改改,直至自己也觉得不耐烦。
太迟疑的后果,是启苏只回了他一个字:
“好。”
启苏没有启苏自己想的坚强。相反,就这么一个字,就用光了启苏的勇气。
启苏放弃了,临别赠言太过沉重,启苏理当有时间去思索。
九染泽的消息让启苏失了眠,启苏只好在各个网页浏览。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启苏还是认了输,轻车熟路的打开订票网站。
输入信息,付款。
启苏以启苏自己最快的速度迅速完成,随后看见“订票成功”四个大字,启苏只是觉得头疼。
启苏和九染泽认识的十三年了。
五岁那年他成为启苏的同桌,随后变成了启苏的邻居。那年他妈几乎是半强迫的要求他在学校照顾启苏,以此作为启苏妈热情客套的回报。
所以起初,九染泽并不喜欢启苏。
启苏们的关系改善,是在一个周一。
那时候的启苏经历着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十分可怕的,孩子的喜怒摆在了脸上,他们不会委婉。
因为家里条件还不错,那群孩子虽然不喜欢启苏,却也不敢真的把启苏怎么样。他们只是嘲讽,用尽他们学过的并不多的词汇,然后欣赏启苏狼狈哭泣的丑态。
启苏没受到什么实质伤害,只是孤独。
那个周一和平时一样,启苏蹲在教学楼附近门口的假山前面哭,不断有人从启苏面前走过,没停留。
等到学校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连九染泽都写完了作业。他从教室里头走了出来,一眼看见了启苏。
启苏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总之,最后九染泽停了下来,陪启苏坐下。
等到天快要黑时启苏才平静下来,一扭头惊讶的发现他竟然还在身边。
而九染泽只是沉默,拎起了书包甩到背上,朝启苏伸手。
“回家吧。”
他对启苏说。
启苏不知他会把启苏带去哪里,要做什么,但启苏还是把手交到了他的手上。
有这件事在前,两家亲密关系与同桌在后,启苏与九染泽的关系就免不了亲近起来。
启苏是被全班排斥的人,他与启苏走得近,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启苏两却有一种默契,关于校园暴力从未与家人提起哪怕半句。
很多年后启苏都在怀念子,那时候启苏们坚信启苏们永远不会伤害怀疑彼此。
直到初中。
初中时九染泽搬了家,变得离启苏家有些远。他一向是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而启苏则一直平庸,碌碌无为。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他考上了很好的初中,而启苏去了相对一般的学校。
分隔两个学校对学生的友谊打击总是有些大的,可启苏不相信。启苏在新学校总是有意识的与人保持距离,在启苏心里,九染泽也理当如此。
启苏总觉得启苏们有些东西只能给对方,而不能给别人。启苏们好像能无条件包容对方一切缺点。
启苏们熟悉对方就像熟悉自己,于是启苏总以为,启苏们与普通朋友是不一样的。
可惜现实证明,这次启苏错了。
启苏们都有了新社交圈。虽然启苏们关系依旧如同从前,只是反复不断的强调,告诉对方,你仍旧是启苏最重要的朋友。
其实就是自启苏催眠。
启苏们惶恐不安,不断挑战对方的底线,只有看到眼前人带有笑意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