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实在清楚胤禛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
年氏哭完了,执笔写了一封信送了出去,直言自己身为后宫嫔妃,在政事上说不上话。年家若想度此难关,须小心谨慎,改过以前飞扬跋扈的行径,主动上表陈情,自认错误,并交出军权,请求还家。如此方能留年家平安。
年氏虽然读书读傻了,看着有些二,实际上是个通透人。她看的很清楚,原本的隆科多可不就是跟哥哥一样的性子一样的想法?都觉得皇帝登基自己是出了大力的,有些自持功劳,恃宠生娇,无所顾忌,认定皇帝怎么着也不会动自己的。隆科多是被太上皇逼退的早,不然还不早就被剁了!
现在,哥哥自认是雍正朝功劳最高的臣子,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连派去监管军队的果郡王都干怠慢,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年氏一封信发出去,心中哀叹了一声,哥哥若是肯听她的,肯放弃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年家二十年以后还可以东山再起。若哥哥一意孤行……
年氏咬紧了嘴唇,眼泪划破脸颊。
年羹尧果然没听年氏的,反而上书埋怨雍正爷,为何听信小人之言,把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官员免职。胤禛看着冷笑一声,觉得时间也该差不过了,便直接以“犯上”为由,免了年羹尧陕西总督的职权,改任杭州将军。
年氏听闻,再也坐不住了。她是知道胤禛的手段的,这一动手,定是不把年家打落到尘埃中不停手的。年氏在自己的翊坤宫中反复转了几圈,终于下定决心,让侍女帮她换了一件月白色的长袍,拆了两把头,抱着福惠准备去乾清宫后面求情。
年氏的大宫女云浮眼泪都快下来了,她一边给年氏换衣服一边问道:“娘娘这又是何苦,明明知道皇上最厌这一套的,您还偏偏要去!”
“本宫必须去。”年氏看着镜子中的容颜,脸上没有了惯常的二的灿烂的表情。她苦笑了一下,神态分外沉重:“本宫……若是不去,皇上想起来时,对景的就成了我的错处。冷酷无情不念亲人什么的,可比脑袋笨没眼色这罪名重多了。唉,清远,再给本宫扑一点粉,脸色要很白很白——注意要哭得时候不会冲开的!”
年氏刚进府的时候,确实有几分真二的。年家是武将世家,可年氏她爹的目标是,培养出一个能把正经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娘们全比下去的闺女。但是,那个时候年家从没接触过什么大家闺秀的,于是只能按他们的想象来教导。年氏从小就学诗做对,她家人还特意为她请了个秀才作老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要学过来。又听说大家闺秀都要有教养嬷嬷,便花重金请了一个。
然后,年氏就被教歪了。她的秀才老师是个读书傻了的,书上说的什么事儿都认为是对的。这一点,年氏学到了。她的教养嬷嬷认为人的气度是需要通过各种高雅的活动来培养的,这一点,年氏也学到了。
然后,年氏就成了一位行为艺术爱好者。
幸好,这时候年羹尧的嫡妻进门了,这一位是纳兰容若的闺女,正正经经的书香门第大家闺秀。在年氏二嫂的教导下,年氏终于正常了些,至少刚接触的人看不出来她的爱好了。
等进了雍王府,年氏一开始表现的很好,各种温柔端庄。但很快她就发现,胤禛不吃她这一套!甭管她表现的好坏,胤禛对她都一样。他对年氏的要求,就是不夺权,不影响他,不对他的子嗣下手,其它的,一切随年氏的意思!
年氏很聪明的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她沉默了。
既然她的夫君不喜欢她聪明,不喜欢她插手外物,她就不管这些了。日子要照常过,那就过的让自己舒心一些呗!
慢慢的,倒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有几分伪装,几分真意了。
年氏在心中苦笑着,抱着福惠跪倒在乾清宫后门处。
一连跪了几天,胤禛始终不为所动,连见年氏一面都没有。年氏的心一点一点冷了下去,她肯来这里跪着,也是因为她心中还抱有一丝希望。皇上对她,还是有几分真情的,她笃定的想。
但这几分真情,却动摇不了他在朝政上的决心啊!在皇帝的心里眼里,她们这些女人们又算得了什么?
“终于知道了……”年氏苦笑